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三上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综合视频,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能源信息  節能產業網 >> 能源信息 >> 太 陽 能 >> 正文
通威股份,光伏“大反派”
來源:巨潮商業評論 時間:2021/8/22 21:58:56 用手機瀏覽

凈利潤同比大增近2倍。

8月18日,硅料巨頭通威股份(SH:600438)披露了一份漂亮的上半年業績報告,公司在硅料漲價的加持下,持續暴賺。

“雙碳”政策的助力下,光伏行業開啟了新的“黃金時代”。

但6月9日,在光伏行業熱點難點問題座談會上,產業鏈上的另一家企業愛旭股份率先“開炮”,實名舉報通威囤貨居奇。

愛旭方面認為,當前行業供需錯配僅是表象,實際是由于部分企業刻意營造多晶硅、硅片短缺,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所致,矛頭直指通威股份、新特能源(特變電工子公司)。

如此直接“對簿公堂”、公開扣上哄抬物價帽子的情況實屬罕見。

愛旭方面壓力山大。其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中報將虧損約2000-3000萬元,同比大幅下滑114.60%-121.90%。

通威股份卻再度刷新其歷史盈利最高紀錄。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65.62 億元,同比增長41.75%;歸母凈利潤29.66億元,同比增長193.50%。兩者業績表現堪稱天壤之別。

爆熱背后,需要一些冷思考。多晶硅料并非稀缺品,屬大宗商品的范疇,周期的宿命早晚會降臨。這也就是為什么行業內的大企業都要進行一體化布局,并且至今為止,通威也沒有表現出超過逆變器等產業鏈企業的股價暴漲。

\
通威股份股價表現(2020年1月至今)

光伏行業周期博弈,歷史上就有說不完的故事,主角配角大家輪流當。這一次,輪到通威股份扮演一個“大反派”的角色。但硅料行業多年的辛酸,又有幾家組件、配件公司能體會過呢?

擁硅為王

價格上漲帶來的是豐厚的利潤。

今年以來,隨著隆基、中環等中游硅片巨頭大舉擴產,上游多晶硅料價格聞聲而漲。

PVinfoLink跟蹤的硅料價格顯示,多晶硅致密料價格已上漲至20-21萬元/噸,較年初上漲近1.3倍。

價格上漲帶來的是豐厚的利潤。據Solarzoom 統計,2021年一季度硅料行業平均利潤率達50%以上,3月份利潤率進一步上升,最高可達62.96%。

硅料這一光伏“賣水人”行業,突然成為全產業鏈中最暴利的一環,通威股份成了燈光閃耀下的核心。

目前全球硅料行業的競爭格局中,中國企業是主要玩家,包括通威股份(四川永祥硅業)、大全能源、東方希望、保利協鑫、特變電工(新特能源)、亞洲硅業等;海外則是德國瓦克、韓國OCI等企業。

多晶硅行業具有重資產、高投入、擴產周期長等行業壁壘。價格持續上漲的背景下,誰擁有的產能多,誰就能占得先機。

資本是逐利的。高利潤必然會吸引眾多玩家入局,老巨頭、新資本頻繁押注,硅料的價格雖然還在漲,但行業已經進入瘋狂的“軍備競賽”時期。

今年上半年,已公布的多晶硅擴產項目多達10個,總投資額近1200億元。

最大的項目為東方希望的“40萬噸多晶硅項目”,總投資300億元;其次為保利協鑫與上機數控聯合投資的“30萬噸顆粒硅項目”,以及青海麗豪半導體材料公司的“年產20萬噸高純晶硅項目”,兩者總投資預算均為180億元。

\
\

多晶硅領域吸引了眾多新進入的資本。不過,考慮到多晶硅產業擁有較高的技術門檻、資金壁壘,新進入者與現有龍頭相比,無論是產能建設能力、生產運行能力、資金獲取能力等方面存在顯著劣勢,難以獲取規模成本優勢。

現有龍頭的擴產計劃規模更大、節奏更快、確定性更強。

預計截至今年底,有效產能排名前四的廠商分別為通威股份、新特能源、大全新能源、協鑫新疆,有效產能分別達 10萬噸、8萬噸、8萬噸、8萬噸,位列第一梯隊。

如果放眼未來2-3年的行業格局,幾大上市公司中,通威擴產規模最大。

多晶硅領域,通威股份先后啟動了高純晶硅樂山二期、保山一期、包頭二期合計年產15萬噸的投資項目。

根據通威已有年產8萬噸高純晶硅產能、在建年產15萬噸高純晶硅項目的進度安排,樂山2021新項目一期(年產10萬噸高純晶硅產能)按計劃投產后,通威股份的高純晶硅年產能將在2022年底達到33萬噸;兩期項目全部投產后,公司高純晶硅產能將達43萬噸。

而在成本端,通威也最具優勢。

硅料生產類似于化工產業,規模效應助力龍頭企業兼具成本端優勢,而規模擴張又會再次提升成本優勢。龍頭企業的優勢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鞏固。

硅料工藝技術較為穩定,大幅度的改進空間極小,成本就成了硅料企業之間競爭的關鍵。

多晶硅的生產成本中,電力、金屬硅、蒸汽、硅芯、人工、其他制造費用、折舊占比分別為 34%、35%、2%、6%、5%、5%、13%。可見,電力、硅粉和折舊占比最高。

\

電價方面,除亞洲硅業外,其余龍頭企業項目基本設立在新疆、內蒙等電價低廉的地區,成本差距不大。

原料方面,光伏行業單晶硅片占比已經超過了90%,成為絕對主流。而單晶硅片用料價格高于多晶硅片用料,需求缺口大,因此單晶硅比例高有助于提升公司毛利。目前,大全能源、通威等企業單晶硅片料用料比例基本在98%-99%左右,差距不大。

折舊攤銷方面,這也是一個靠規模效應減少折舊成本的命題。目前來看,通威未來擴產量最大,因而可以繼續攤薄折舊。

半年報數據顯示,通威股份實現產量5.06萬噸,平均生產成本 3.65 萬元/噸(樂山一期及包頭一期項目平均生產成本 3.37 萬元/噸),產品平均毛利率高達69.39%。

\

擁有規模和成本方面的雙優勢,通威正在盡享硅料的紅利。

產業鏈友商的不滿難以左右行業的規律,但資本瘋狂涌入,產能的不斷提升卻足以扭轉供需關系。在這個生產資料的周期輪回故事中,通威盈利能力的高增長終有終結的一天。

難以持續的高價格

巨大的產能剪刀差,導致今年開年以來,硅料作為硅片的原材料一直處于緊缺狀態,持續漲價。

供需錯配,投產周期錯配,是導致硅料價格上漲的深層次原因。

光伏行業具有典型的“牛鞭效應”:上下游產業需求存在錯配,硅料投產需要18個月的周期,而下游硅片投產速度要快于上游硅料,這將導致硅料供給滯后于下游需求。

中環、隆基雙巨頭大舉擴產的大背景下,這一矛盾更加激化。

實際上,硅片的產能迅速擴張中,但上游硅料產能規模仍然還維持在兩年以前。

根據隆基和中環的計劃,兩者2021年硅片產能預計將分別達到105GW和135GW,分別同比大增約23.53%和145.45%。

國金證券分析認為,2020年,整個硅片行業的單晶硅片擴張產能在200GW出頭。而僅2021年上半年,單晶硅片擴張產能就達260GW。

硅業分會的預計是,2021年國內硅料產量48萬噸,海外進口9.5萬噸,在產能利用率非常高的情況下,對應可滿足約205GW的硅片生產量。

巨大的產能剪刀差,導致今年開年以來,硅料作為硅片的原材料一直處于緊缺狀態,持續漲價。

但擴張的產能在2022年大幅釋放后,2023年行業供給將呈現出充足局面。到2022年底,全球硅料產能有望超80萬噸,全年可支撐裝機約250GW。預計到2023年,硅料總產能將突破120萬噸,支撐裝機超過400GW,屆時硅料短期的問題將完全解決。

隨著產能釋放,硅料2022年將保持相對緊平衡的狀態;而到2023年,這一波上漲的紅利就可能結束。

周期博弈

時移世易,如今的光伏產業格局卻判若兩然。

曾幾何時,硅料是一個不受資本和企業待見的領域。

2017年末的硅料價格還維持在14萬~15萬/噸左右,而在“531”之后,硅料價格就降至7萬~8萬元/噸。這一波降幅一直持續到去年上半年。到去年6月最低下滑至低值5.8萬元/噸。

硅料價格斷崖式下跌,最終被資本拋棄,企業不愿布局。過去十幾年,許多布局硅料的企業倒下了,僅有極少數的企業經歷了大浪淘沙、穿越牛熊,上演了“剩者為王”的大戲。

\

硅料行業不賺錢,自然無法吸引資本投入,也就沒有擴產動作。2018年到2020年上半年,少有硅料企業進行大規模的資本開支。

血淋淋的教訓,以及過去投資失敗的經歷,讓有心投資硅料的企業望而卻步。近年來硅料新進及擴產的企業太少,產能增幅相對下游非常有限。

然而時移世易,如今的光伏產業格局卻判若兩然。

一位光伏業內人士將中游企業對上游多晶硅料的爭奪搶購比喻為“銀行擠兌”:“銀行只有這么多錢,大量儲戶一窩蜂提現,且不說只是一家城商行,就算是一家大銀行也難承受。”

目前行業產能已經形成了“兩頭(硅料、電池組件)小、中間(硅片)大”的局面,不合理的產能分布,最終引發整個產業鏈的價值過于集中在某個環節。

原材料環節價格快速上漲,牽一發而動全身。在比較壞的預期下,高價原材料最終會導致組件漲價、電站運營者必須投入更多成本,許多項目不得不向后遞延建設時程,引發整個行業的周期波動。

在碳中和、碳達峰的大背景下,這是一場企業利益與政策堅定程度之間的博弈。但即便是在這場博弈中贏了,對于行業里的企業來說,恐怕也算不上完全是好事。

寫在最后

光伏行業的2021年無疑是幸福的,經歷了一場中國幾十年罕見的大規模政策正向激勵。

但2021年的光伏產業鏈,又是扭曲和畸形的。產業鏈四大重要環節——硅料、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目前,除了上游的硅料為供不應求外,其他環節皆處于產能過剩的狀況。

硅料兇猛,在當下的光伏周期博弈中,硅料企業仍在享受著周期紅利,而產業鏈中下游的企業卻嗷嗷待哺。

對于任何一個產業來說,價值不能有效合理分布,長期下去,將會導致整個產業潰敗。如隆基股份董事長鐘寶申所說的:“這次產業鏈波動需要全行業進行總結和反思。”

如今的中國光伏產業已經在全球遙遙領先,無論是產業規模、企業市值、產業鏈完善度,均位列全球首位。

中國光伏產業的崛起史里,混亂與荒唐也有,光榮與夢想也有。只是這一次,希望這個行業能夠以更加平穩的姿態走向成熟,就像一位三十而立的大齡青年,沉穩卻不失朝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安彩高科:二季度經營業績下滑 主要受光伏玻璃價格下跌
又一光伏企業上市,首日股價較發行價暴漲524.10%
上海電力:截至2021年6月底光伏發電299.96萬千瓦
隆基股份:預計到2021年底單晶硅片產能達到105GW
彩虹新能源:擬發行A股在創業板上市 籌資20億元投建超
許繼電氣:下屬電力電子分公司光伏逆變器產能為5GW
600W+聯盟召開年度會議,東方日升展望700W時代
樂山京運通首根單晶硅棒試生產成功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20 CHINA-ESI.COM
鄂ICP備19009381號-2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城县| 泗洪县| 上犹县| 察哈| 恩平市| 湾仔区| 乌拉特中旗| 岳阳县| 即墨市| 客服| 清徐县| 寻乌县| 奇台县| 扎鲁特旗| 淳安县| 灵宝市| 乐东| 唐山市| 水富县| 吉木萨尔县| 湛江市| 泸定县| 岐山县| 东乡族自治县| 锡林郭勒盟| 濉溪县| 义马市| 讷河市| 朝阳市| 博湖县| 岑溪市| 庆阳市| 斗六市| 左云县| 浮梁县| 界首市| 凌源市| 临城县| 阳高县| 维西| 通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