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華能山東發電有限公司獲悉,山東“吉電入魯”配套新能源基地項目——吉魯大安首臺風機第一根預制樁錘擊送樁完成,以此為標志,山東能源企業現代版“闖關東”又一風電項目落地。3月16日,“吉電入魯”首批4個風電項目獲得核準;3月25日,水發集團吉林通榆50萬千瓦風電項目開工;4月2日,山東發展投資(長嶺)50萬千瓦風電項目開工;9月1日,華能吉魯大安50萬千瓦風電項目開工……喜訊連連,凱歌頻奏,彰顯了山東能源人責任與擔當,展現了重大能源項目建設“山東速度”。
“吉電入魯”是利用特高壓輸電技術,將吉林能源資源富集地區的清潔電力輸送至山東,保障電力供應、優化能源結構、促進節能減排、防治大氣污染等。近年來,山東堅定不移實施“外電入魯”戰略,加快輸電通道及配套電源基地建設,持續擴大接納省外清潔電力規模。目前,全省已建成投運錫盟至濟南、榆橫至濰坊、扎魯特至青州、上海廟至臨沂、山東至河北環網等特高壓通道,初步形成“三交兩直”特高壓受電格局,省外來電規模持續提高,2020年首次突破千億大關,接納省外來電1159億千瓦時,極大減少了燃煤發電,生態環境效益顯著,加速推動美麗山東建設。
“華能吉魯大安50萬千瓦風電項目,是‘吉電入魯’配套外送風電基地項目之一,由華能山東公司投資開發建設。項目規劃安裝風電機組119臺,年發電量16.08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煤51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32萬噸,預計2022年10月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省能源局發展規劃處負責人介紹,“吉電入魯”項目作為推動山東、吉林兩省資源優勢互補、協同合作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符合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符合省委、省政府“三個堅決”及能源結構轉型部署要求,符合兩省能源企業發展實際需求,對全省新舊動能轉換起著積極推動作用。
據了解,2020年11月,山東與吉林在濟南成功簽訂“十四五”期間兩省送受電框架協議。協議確定由山東發展投資集團、水發集團、華能山東公司等企業參與,規劃建設300萬千瓦新能源基地。項目建成后,扎魯特至青州輸電通道每年可向山東輸送清潔電力90億千瓦時,可節約標煤28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735萬噸。 在加快推進“吉電入魯”新能源基地建設中,山東、吉林遵循“政府推動、市場運作”原則,堅持高標定位、統籌調度、強化溝通、跟蹤服務,保證項目建設“不掉鏈”“不斷線”;成立工作專班,簽訂《目標責任書》,落實每周專班例會,壓緊壓實責任;強化與吉林省聯合攻關開發,堅持邊實踐邊探索、邊總結邊提升,形成可復制推廣的典型經驗;積極運用“云大物移智鏈邊”新技術,全力打造數字化、集約化、精益化、標準化“四位一體”新能源工程。 下一步,山東能源人在現代版“闖關東”道路上,將與吉林一起更好地在“闖”中探索、在“闖”中成熟、在“闖”中成長、在“闖”中壯大,加速推進新能源基地建成投運,持續擴大“吉電入魯”規模,將吉林更多富集清潔電力送至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