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政策引導下,期貨回調,我國產地、港口、二港煤炭價格也出現理性回歸,產地和港口煤價下跌300-500元/噸不等。筆者分析,等到市場煤價格觸底后,將保持平穩運行,煤炭市場將迎來盼望已久的供需兩旺。
1.淡季需要積極存煤。
當前統調電廠和重點電廠存煤雖有增加,但不能掉以輕心,因為目前是用煤淡季,也是電廠機組檢修期。一旦本月底電廠日耗回升,存煤可用天數很可能出現下降。為確保冬季用煤需求,電廠、燃料公司將繼續提前存煤,并借助煤價回落之際,增加拉運數量,滿足冬季用煤需求。
2.“迎峰度冬”是重中之重。
“迎峰度冬”比“迎峰度夏”壓力更大,因為,夏季有水電支撐,沿海地區外購電增加,火電壓力減輕。而冬季不一樣,枯水季節,水電減弱,電廠將承擔發電、供暖雙重任務。冬季,北方將遭遇冰凍、大風等惡劣天氣,給煤礦生產、外運帶來困難,凍車、凍煤的增多,將促使港口發運效率下降。取暖季節,大秦線需要抽調部分車皮支援華北電廠,流向環渤海港口的煤炭將減少。因此,冬季的保供任務將更艱巨。
3.詢貨用戶將增多。
煤價理性回調,達到用戶的心里價位之后,建材、化工等行業用戶將不再觀望,開足馬力,加快拉運。當前,全世界都缺煤,外煤到岸價格也接近2000元/噸,此次國內煤價下調,部分用戶買漲不買落,駐足觀望。但時間不等人,煤價下跌的過程,也是用戶存煤下降的過程。煤價達到用戶心里價位之后,部分用戶將不再等待,開始抄底,預計下周開始,詢貨用戶將增多。
4.跌至上級限制區間后,將平穩運行。
九十月份是民用電淡季,其中,9月份用電量雖然出現季節性下滑,但仍處于近5年來的高位。1-9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 12.9%,而火電發電量占全部發電量的67%。十月份尚未過完,數據未出,但預計用電量不會太差。11、12月份,正值冬季,也到了工業企業開足馬力、沖刺全年目標之際,預計用電量繼續保持正增長。在煤炭需求不弱的情況下,預計此輪煤價跌至限制區間附近后,將得到強有力支撐,保持平穩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