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周一,在中國增產帶來的持續利好作用下,明年到期的歐洲煤炭期貨價格持續走弱,顯著緩解當地能源價格飆升的困難局面。
繼中國國家發改委十月宣布煤炭日產量較九月增長120萬噸后,十月初創下193美元/公噸高位的ICE歐洲基準煤炭期貨累計下跌超過50%,其中在過去一周內跌幅就達到24%,與早些時候中國國內期貨市場的走勢如出一轍。
丹麥能源貿易集團(Energi Danmark)在近期發布的報告中表示,中國持續增加的煤炭產量持續加劇(歐洲煤炭期貨)市場的看跌情緒,短短兩周下跌超過30%反映出極度悲觀的信號已經開始主導市場。
能源期貨市場的疲軟,反過來變成了歐洲能源危機緩解的重大勝利。當地時間周一歐洲能源交易所德國次年電力交易價格下跌超過6%至102歐元/兆瓦時,這也是該標的自9月底以來的最低價格,與之類似的北歐電力交易標的也下跌超過8%,回落至7月底以來的最低水平。
雖然由于天然氣供應因素,歐洲這個冬季的能源問題仍存在不確定性,但煤炭價格的企穩回落直接刺激相關發電量的快速攀升。根據德國研究機構Fraunhofer ISE統計,今年十月該國使用煤炭的火力發電廠發電量大幅增加,即便與去年同期相比亦增加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