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測算,截至2020年底,硅片企業產能為 205GW,預計2021年將擴產至310GW,同比增長51%。由此,預期未來硅片行業的競爭將加劇。
從數據上看,2021年上半年,硅片產量為105GW,同比增加40%。但是,硅片這個賽道太熱了,各種各樣的資本不斷的涌入這個賽道,光伏資訊根據公開資料整理統計,2022年各大企業的硅片產能將達到660GW。如此大規模的擴充產能何處安放~
根據下半年全球100GW裝機預期推算,國內硅片需求量大約120GW,因此下半年硅片供需緊平衡的局勢相對明朗。
以下是2020年底、2021年國內主要企業硅片產能數據一覽:
而根據光伏協會的預測,2022年全球裝機容量180-225GW。
2021年底產能位列前三的是隆基股份、中環股份以及晶科能源。截至2020年底,隆基、中環、晶科的硅片產能分別是85GW、55GW、20GW,占20家硅片企業總產能的60%。
硅片雙寡頭格局
近年來,單晶硅片環節呈現隆基與中環雙寡頭格局,毛利率較高。由于看好光伏行業發展,各大企業加速產能擴張,同時,也吸引了京運通、上機數控等光伏企業加入,目前已有多家企業跨界進入硅片環節。
根據企業財報,截至2020年底,隆基單晶硅片產能85GW,到2021年底,隆基預計單晶硅片產能將達105GW;中環單晶硅片產能55GW,中環則預期達85GW,公司G12產品規模提升加速、產品結構轉型順利,利用 G12 產品差異化優勢,緩解下游客戶成本壓力,提升自身競爭力。
硅片端迎新玩家
10月12日,湖南宇晶機器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宇晶股份與南通友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興化市浩發光伏設備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在太原市設立控股子公司太原宇晶新材料有限公司,擬作為公司將來在太原市開展大尺寸硅棒、單晶硅片研發、生產與智能制造項目的運營主體,擬新設公司的注冊資本20,000.00 萬元人民幣。
10月18日,和邦生物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武駿光能擬與佟興雪、海南仁愛、天津昊鼎共同投資設立安徽阜興晶體科技有限公司,擬投資10GW超高效單晶太陽能硅片項目,投資總額30億元,項目整體建設期2年,達產期1年。
硅片擴產210GW
據光伏資訊統計,2021年6家光伏企業發布硅片擴產公告,擴產規模達210GW,投資金額超250億元,這也體現了企業對于今年光伏市場的預期,但火熱的市場背后也存在產能過剩的隱憂。
江蘇美科
2021年1月18日上午,江蘇美科太陽能《35GW大尺寸綠色高效超薄單晶硅片》項目與揚中經濟開發區正式簽訂協議。標志著江蘇美科太陽能聚焦主業,進一步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完善和推進業務戰略升級,提升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綜合競爭力。該項目總投資36億元,分三期實施,一期15GW、二期10GW、三期10GW。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銷售180億元。
中環
2月1日,中環股份分別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和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就共同投資建設50GW(G12)太陽能級單晶硅材料智能工廠及相關配套產業項目達成合作。該項目總投資約120億元,整體規劃G12單晶產能50GW以上,項目達產后,公司單晶總產能將達到135GW以上。
雙良節能
2021年3月14日晚間,雙良節能公告,擬對外投資包頭一期20GW大尺寸單晶硅片項目。一期項目總投資70億元,建成年產20GW拉晶、20GW切片生產項目(一期、二期計劃共建設40GW拉晶、40GW切片項目)。項目建設期兩年,建設期第1年開始實現部分產能,第3年為達產年,預計達產后平均年營業收入為108億元。
相關鏈接:一期20GW,又一設備企業進軍單晶硅片項目
通威&晶科
2月9日,通威股份公布,為進一步加強光伏產業鏈的資源共享與整合,夯實和提升雙方的行業優勢地位,共同打造專業分工、錯位發展、相互協作的行業發展生態,通威股份擬與晶科能源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就共同投資年產4.5萬噸高純晶硅項目、年產15GW硅片項目,以及開展相應供應鏈合作達成共識。通威股份按30%股權比例戰略參股晶科能源15GW硅片項目公司。
高測股份
7月20日晚,高測股份發布投資建設樂山20GW光伏大硅片及配套項目、建湖10GW光伏大硅片項目的公告,總投資額約21.94億元,硅片總產能30GW。其中,樂山20GW光伏大硅片及配套項目位于四川省樂山市高新區五通橋工業基地,預計總投資額約16.49億元,項目擬由高測股份的全資子公司樂山高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運營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