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光伏板塊午后開盤再度拉升,掀起一波漲停潮。消息面上,美國國際貿易法院(CIT)11月16日正式宣布恢復雙面太陽能組件的201關稅豁免權,并將該201條款關稅稅率從18%下調至15%。這兩項變動下,此前征收的額外關稅將退還給相關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6月,美國政府最初批準雙面太陽能組件享受201關稅豁免,但2020年10月特朗普政府撤銷了這一豁免權,并在10101號公告中將這一201關稅稅率提高至18%。
關稅壁壘松動,被認為是對美國光伏組件出口積極信號。此前,包括隆基股份、晶科能源(JKS)、阿特斯(CSIQ)、天合光能(SH:688599)等企業因暫扣令(WRO)導致出口美國的光伏產品被邊境海關扣留,一度引發光伏組件出口美國困難加大的擔憂。
不過,從美國近期多項政策信號看,其持續達十年之久的光伏制裁或出現緩和跡象。就在此前數日,美國政府做出裁定,拒絕了此前美國太陽能制造商提針對中國企業的反規避調查申請。
一位光伏行業分析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國內的組件成本優勢顯著,無論是持續提高關稅,還是因特定調查導致美國對組件的進口受阻,美國本國企業都會承擔更高代價。數據顯示,美國本土2.4GW的組件制造產能不足以支撐持續上調的光伏發展需求(美國能源部預測2021-25年均裝機量超30GW)。
不過,出口預期向好,也同時增加國內硅料產業鏈博弈因素。硅料價格從去年三季度漲價至今,供不應求是多晶硅價格上漲的根本原因,而在下游開工率調低的應對策略下,硅料價格在近期的漲價步伐同時出現放緩。
根據硅業分會11月17日公布最新價格,本周國內單晶復投料價格區間在26.7-27.5萬元/噸,成交均價維持在27.22萬元/噸不變;單晶致密料價格區間在26.5-27.3萬元/噸,成交均價維持在26.99萬元/噸不變。此前,硅料價格在7月小幅回落后再度開啟“跳漲模式”,已連續漲超三個月。
在美國對華進口光伏政策“解壓”后,預計將重新提振對美國出口供應。有分析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出口需求刺激組件產能提升,疊加四季度國內光伏裝機旺季,短期內放大硅料供應短板,預計對硅料價格形成新的支撐。從價格端看,硅片漲勢基本和硅料保持一致。
硅業分會認為,短期內硅料供需關系仍將維持基本平衡的狀態,支撐硅料價格持穩運行,直到硅片開工率因利潤收縮到極限而開始下調,屆時硅料供需再隨之扭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