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際經濟復蘇影響,今年以來,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陸續出現了能源供應緊張的局面,尤其是煤炭行業,一度出現"一煤難求",電廠的存煤量大幅減少,電力供應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進入11月份以來,在國家的整體規劃之下,各能源企業積極保供,開足馬力生產,能源供應形勢得以緩解。國家發展改革委提供的數據顯示,11月23日,全國電廠存煤已達到1.47億噸。11月底電廠存煤繼續增加,為今冬明春發電和供暖用煤提供有力保障。
中國神華作為國家能源集團下屬旗艦企業和全球最大的煤炭上市公司,充分發揮一體化經營優勢,協調貫通產業鏈供應鏈,全力以赴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進一步彰顯了國家能源供應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
中國神華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所有業務板塊都取得了較大幅度的增長。煤炭板塊,實現商品煤產量2.24億噸,同比增長3.5%;煤炭銷售量3.62億噸,同比上升11.8%。運輸板塊,鐵路、港口穩健運行,航運板塊快速增長;自有鐵路運輸周轉量達到2216億噸公里,同比上升6.2%;自有港口下水煤量達到1.93億噸,同比上升4.7%;航運周轉量829億噸海里,同比上升19.8%。電力板塊,實現售電量1152.9億千瓦時,同比增加21.3%。
國家能源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兼中國神華董事長王祥喜表示,作為骨干國有企業,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要擔當作為,堅決履行央企肩負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全力以赴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
主動擔當 力做煤炭保供"活水源"
中國神華是全球領先的以煤炭為基礎的綜合能源上市公司,在普氏能源資訊公布的"全球能源公司2021年度250強"榜單中,名列總榜第2位、中國企業第1位。該公司煤炭核定產能3.4億噸,約占全國8%。建成世界首個2億噸煤炭生產基地和千萬噸級礦井群,是名副其實的煤炭巨擘。
該公司旗下神東煤炭、準能集團等均是全國知名的大型煤炭企業,在煤炭保供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神東煤炭地處陜蒙晉三地能源富集區,是全國煤炭生產的主力軍。"能源保供攻堅戰"打響以來,該公司積極貫徹國家能源供應戰略部署,率先扛起保供大旗,切實肩負起"為社會賦能,為經濟助力"的使命。
為全力做好煤炭安全生產保供工作,神東煤炭詳細梳理各礦井生產現狀,深挖增產潛能,優化作業隊伍,充分發揮大采高產能優勢,積極克服15個工作面特殊地質構造等困難,合理安排預防性檢修,高效保障設備開機率和生產時間,精準編制每日外運計劃,最大化安排各單位增量保供任務。同時積極與一體化運營單位溝通協調,19個裝車站日均駛出113列運煤專列,從井下到地面、從生產到洗選、從裝車到外運,以上下高效協作保證裝車外運最大化。
當前,神東煤炭集團所屬13座礦井和11座選煤廠滿負荷生產。10月份以來,日均產量48.3萬噸,單日最大外運120列火車,每天煤炭產量可滿足全國110個60萬千瓦中型發電廠一天的正常運行。
同樣在第一時間唱響能源保供奏鳴曲的,還有中國神華下屬的另一個煤炭生產集團--準能集團。該公司立足煤炭保供任務,持續推動生產布局優化、采剝方案精細化、設備排布合理化、煤洗協同高效化進程,抓好抓實防凍車工作,努力實現零凍車、零影響。發電方面,以保障機組安全穩定運行為重點,積極參與電網各類交易,簽訂電力用戶9家,實現交易電量24.37億度,同比增加2.48億度。
截至11月24日,準能集團商品煤年累計完成超5510萬噸,同比增幅7.56%;發電量年累計完成33.68億度,同比增幅14.5%,均創歷史同期新高。
除自產煤之外,中國神華還加大了外購煤的采購量。王祥喜強調,外購煤要抓住時機組織資源,努力增加煤炭進口,努力實現增量補欠。
為增加煤炭外購量,中國神華煤炭經營公司采取了多個行之有效的措施。例如,快速成立外購煤資源組織專項督導組,分赴外購煤主要采購區域,蹲點駐守外購煤資源組織發運一線;深入礦區走訪長協供應商,想方設法調動長協供應商發運積極性,提高長協供應商合同兌現率;利用煤源和終端用戶互保資源,發揮運輸優勢,創新"定向發運、協同購銷"模式等,穩定了外購煤的資源量,有力保證了煤炭的持續供應。
馬力全開 暢通能源運輸"生命線"
煤炭產量增加并不能確保煤炭的充足供應,因為中國煤炭生產和消費存在較大的地域錯配,即我國絕大多數煤炭產自于西部和北部省份,而煤炭消耗的重點區域卻在東部和南部沿海。實現煤炭消費地的有效穩定供應,需要加大運送能力、提高運送效率。
中國神華除了是全球最大的煤炭上市公司,鐵路、港口和航運在中國能源企業中也占據絕對優勢。鐵路方面,該公司鐵路總里程2408公里,年運輸能力5.3億噸,可支配機車800余臺,自備鐵路貨車5萬余輛,是中國第二大鐵路運營商。其中,從神東礦區到黃驊港的鐵路專用線--神(朔)黃鐵路,是我國"西煤東運"第二大通道,年運輸能力3.5億噸。港口方面,該公司擁有黃驊港、天津煤碼頭和珠海高欄港3個專業煤炭港口(碼頭),設計吞吐能力2.7億噸/年。其中黃驊港是我國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第二大通道的重要出海口,在煤炭裝船智能化控制等方面國內領先。航運方面,該公司擁有散貨船40艘,載重規模218萬載重噸、年運能5500萬噸。航線覆蓋黃驊、天津、秦皇島等國內沿海、沿江主要港口,船隊規模、經營效益在全國航運企業中排名前列。
為保障煤炭從生產端快速順利運送至消費端,中國神華在鐵路、港口和航運上開足馬力增加運能,確保了煤炭的及時和足量供應。
11月25日,朔黃鐵路在線機車257臺、機車運用率達到93.5%,創歷史新高。包神鐵路截至11月24日累計完成運量28061.46萬噸,同比增加780.73萬噸,完成神朔鐵路3億噸擴能改造重點施工,最大限度釋放運輸潛能。鐵路裝備公司年累計完成鐵路線路機械搗固4155公里,有力保障了鐵路線路能源運輸安全暢通。
港口方面也在加大運力保障。進入11月份以來,黃驊港務多次克服大風大霧、低溫凍煤等客觀不利因素影響,分別在11月12日、11月20日以82.4萬噸和83萬噸的煤炭裝船量連續打破保持三年之久的裝船紀錄。11月24日,天津港務單班裝船作業量完成逾10萬噸,創單班裝船量最高紀錄。
航運公司克服疫情、臺風等不利因素,截至今年10月,依靠自有和租入船舶實現煤炭運量約1.7億噸,同比增加3523萬噸,增幅25.6%。
在保障煤炭產量和加大運輸能力之外,中國神華還千方百計保障電力供應。該公司擁有發電總裝機容量3158萬千瓦,前三季度售電量同比增加了21.3%,在能源保供工作中全方位展現了國企擔當。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從煤炭生產,到煤炭運輸和發電,中國神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千方百計增加能源供應,安全有效釋放產能,全力全線達產增供,充分體現了央企的本色和擔當。正如王祥喜所言,堅決守住保供煤、保供電、保供暖和保民生的底線,全力以赴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中國神華用實際的行動和實在的成果,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