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端
工業用電需求表現疲弱。近期,遼寧、貴州、青海等地區水泥行業進入冬季錯峰生產周期。寧夏地區建材、鋼鐵等工業行業自12月1日起進行錯峰生產。12月8日至10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及碳中和,傳統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預計后期國家及地方政府將堅定不移地推進能耗雙控,不符合條件的“兩高”項目整改工作將平穩有序進行。工業用電需求難掩疲態,國內煤炭消費將受到壓制,但能源消費結構的優化調整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內,煤炭仍是我國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其消費量將呈現緩步下降態勢。
民用電需求同比偏弱。據中央氣象臺消息,12月下旬,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偏高1-3℃,民用電負荷難以提振,電廠日耗及相對應的煤炭消費量預期弱于去年同期。
供應端
國內煤炭供應將保持在較高水平。隨著國家及地方政府積極推進增產保供,國內煤炭產量穩步增加。根據CCTD中國煤炭市場網重點監測的數據顯示,12月5日當周,晉陜蒙442家煤礦產量為2924萬噸,月環比增長8.5%,產能利用率為88.0%,月環比提升6.9個百分點。近期,應急管理部、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紛紛要求抓好歲末年初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為確保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預計后期產地煤礦安監形勢將趨嚴,但保供背景下其對煤礦生產的影響或有限。“迎峰度冬”期間,隨著產地煤礦優質產能進一步釋放,國內煤炭供應將保持在較高水平。
后市研判
綜合來看,目前,沿海終端庫存已遠超去年同期水平。根據CCTD中國煤炭市場網調研數據顯示,截止12月9日,沿海8省終端用戶的庫存已突破3500萬噸,同比增長39.5%,而短期內工業用電和民用電表現或不樂觀,預計終端對市場煤的采購需求或偏弱,市場煤價或繼續承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