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以來,我國風電發電成本以年均12%的速度持續下降。從原來1萬元/KWh快速下滑到6000-7000元/KWh。到2011年,風電行業已經全面步入“3000元”時代。風電行業成本的快速降低無疑利于風電的推廣與應用,但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風電裝機總量僅占我國發電總裝機4.5%的比重,未來風電行業仍然存在較大的增長空間。
國家對風電產業扶持態度明確,國內風電行業風生水起,但相關領域人才的匱乏卻與之不相協調。2012年,在中國風電人才培養研討會上,西北工業大學的廖明夫教授著重提出:“到2020年中國風電人才缺口將在40萬人左右,其中高端人才占比高達40%,而目前我國高校培養的相關人才僅為2000多人,加上其他各層次的培訓也不超過5000人。”
國內風電人才緊缺
通常情況下,風電人才包括風資源評估人員、研發人員、工程師、制造企業工人、運維人員等。目前國內開設風電專業的大學尚在少數,每年培養的風電人才也難以滿足企業需求。特別是一些技術性更強的技術人才極度缺乏。華北電力大學風能與動力工程學科帶頭人田德教授說:“結合當今風電裝機容量的增速,中國風電人才還存在較大缺口,每年新增的風電人才需求超過1萬人,而高校培養的風電人才總數約為1000人,需要從相關專業調劑到風電崗位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