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S預測,臺灣與韓國的光伏制造商們將很快能夠以低于上周協商的中國產品最低價格向歐洲市場提供光伏產品。
上周,歐盟貿易委員會專員卡瑞爾·德古特或許已經不厭其煩地強調,中歐反傾銷訴訟案達成的解決方案已與正在進行的光伏產品反補貼調查進行區分對待,但是IHS的光伏分析師們對此表示懷疑。
隨著歐盟委員會公布對中國制造的太陽能級硅片、電池片和組件征收臨時性反補貼關稅即將在周四截止,IHS的分析師StefandeHaan表示,他預計不會給中國制造商帶來任何不悅的驚喜。
歐盟已對反傾銷訴訟案達成解決方案,歐盟方面接受最低價格承諾以及對中國年出口量設限。他向媒體表示,這是一項政治決策。
德古特向記者透露,由同一歐洲光伏制造游說組織EUProsun提出的反補貼案已完全開展獨立調查,并且不會被掩蓋起來。但是分析師deHaan補充道:“沒有人愿意與中國發生貿易糾紛,我們預計其他訴訟案件將按照類似的方式進行處理。”
DeHaan認為,中國一級供應商是反傾銷訴訟案的贏家——這體現在中歐貿易協議得到確認后,上述企業的股價出現暴漲。
德國地面項目將不具可行性
他表示,光伏組件最低進口價格為每瓦0.60歐元,這符合IHS的預測,這或許意味著大型地面電站項目將在德國不具可行性,而對于英國等其他歐洲市場來說也將是一個艱難的命題。
deHaan表示,因此,包括占據市場主導地位的中國企業在內的所有制造商將失去歐洲的大規模業務,但是,他補充道:“中國制造商將會專注于更高價值的屋頂業務。隨著最低價格的達成,中國產品仍然能夠與無法生存的歐洲制造企業進行競爭。”
IHS分析師表示,由于已經設定了年度出口限額,那么對于歐洲制造商而言的噩耗或許也將對小型中國制造商造成傷害。
DeHaan表示,各家企業的硅片、電池片及組件的市場配額可能將由中國商務部負責管理,因此,這有望實現中國政府一直以來宣稱的光伏制造產業整合目標。deHaan表示,英利等行業巨頭將會因此獲利,而小型制造商將歷經一番掙扎。
deHaan預測,其中不確定性因素可能來自于中國大陸以外的制造企業,臺灣以及韓國的組件制造商將很快以低于中歐達成的最低價格在歐洲市場上銷售光伏產品。
如果這真的發生的話,那么中國及歐盟方面對此的反應或許值得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