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型核電生產商法國電力集團(EDF)日前宣布,受頁巖氣革命影響,將退出與美國埃克斯龍公司(Exelon)合營的5個核電站項目。這預示著EDF將全面撤離美國核電舞臺。
本世紀初,EDF斥資64億美元入股美國星座能源公司(Constellation Energy),正式成為美國核電市場的重要一員,但原本計劃與星座能源合資建立Unistar公司的計劃卻最終流產。直至2011年5月,埃克斯龍以79億美元收購星座能源,成為美國第一大能源供應商、最大核電經營商,這才讓EDF逮住了大展身手的機會。2012年,EDF和埃克斯龍合資成立了星座核能集團(CENG),后者擁有50.1%的股份,EDF持股49.9%。
CENG運營著美國東海岸的3座擁有5個核反應堆、總裝機達3900兆瓦的核電站。“CENG達到了雙贏的效果,兩公司通力合作,全面打造核電競爭力。”埃克斯龍核電部門經理Michael Pacilio稱。
然而,金融危機過后,美國政府對外資建設核反應堆的態度逐漸從大力支持轉為謹慎對待,直接導致EDF和CENG在成本和運營上發生爭執。與此同時,美國頁巖氣井噴式發展成為破壞EDF在美核電計劃的催化劑。
“豐富而廉價的頁巖氣,致使核電在美國電力市場的競爭力明顯下降,天然氣成為美國發電的首選,美國核電市場前景并不樂觀。”EDF首席執行官亨利•普羅里奧說,“新核電站投資回報率極低,正在運營的核電站收益也遠低于預期。公司在美國已經看不到核能發展空間,所以決定退出。”
路透社報道稱,EDF計劃在2016至2022年間,將自己持有CENG 49.9%的股份出售給埃克斯龍,這將賦予后者獨立經營核電站的權利。對于EDF出售股票的具體時間,普羅里奧稱:“我們現在還不著急。”據悉,股份出售后,EDF將有4億美元入賬,不過申請轉讓CENG經營權還要得到美國核能管理委員會批準,整個審批過程大約需要9個月。
IEA分析師丹尼斯•沃克表示,CENG位于美國東部的核電站正面臨激烈競爭,既受到電價和廉價天然氣的競爭,又受到風電市場的沖擊,所以在美國投資核電并有利可圖實際上非常困難。
EDF財務經理托馬斯表示,2009至2012年,EDF制定的20億歐元核電計劃將是公司在美的最后一筆核電投資。
普羅里奧還補充稱,退出美國核電市場后,EDF將轉向美國其他可再生能源業務。EDF在美國太陽能和風電產業的雇員已達860人,自2010年起,兩項業務的裝機已翻倍,達2.3吉瓦。
EDF同樣受到兩個大客戶——日本和德國退核的影響,再加上歐洲經濟依然疲軟,EDF上半年業績并不理想。EDF財務經理Thomas Piquemal表示:“上半年,EDF大工業客戶用電量已下降了10%,6月的用電量更是慘不忍睹。”
退出美國市場屬無奈之舉,但英國市場卻是EDF堅守的最后陣地。目前,EDF在法國擁有58家核電站,在英國擁有15座,英國是EDF最大的海外核電市場。對于EDF在英國建設的新核電站項目,普羅里奧聲稱并未受到影響,并明確表示,EDF已與英國政府在新增核電裝機上達成了長期協議,以幫助后者減少碳排放量。
“我們將繼續與英國政府合作,期望在今年底就建站事宜做出決定。”普羅里奧拒絕透露更多細節。
作為在英國的主要配電商,EDF一直運營著該國現存的核電站。與英國政府協商為薩摩賽特郡的Hinkley Point核電站新建2座核反應堆的項目已被提上日程。目前,雙方爭論的焦點集中于140億歐元投資金分配和長期電價擔保問題上。5月,據一位內部人士透露,雙方已達成協議,EDF可從建站投資中獲得10%的收益。
另外,EDF表示,有鑒于去年歐洲遭遇寒冬,EDF計劃在今明兩年增加5%電費, EDF今年年度財報也因此高于預期6%。由于法國核電發展勢頭正猛,2013年公司利潤有望增長3%。上半年,包括稅收、貨幣貶值和分期償還在內的利潤總額漲幅為6.9%,達97億歐元,凈收益增加3.5%,至29億歐元。2010年初至2012年末,公司股價一度下跌近70%,而今年,公司股價竟上漲了54%,接近近2年的最高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