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近日發布的8月份全社會用電數據表明,8月份,全社會用電量510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7%,增速連續4個月回升。
1-8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3500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8%。分產業看,今年我國用電結構出現了積極變化,第三產業用電量增速快于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
1-8月,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為3016小時,同比減少57小時。其中,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2265小時,減少114小時;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323小時,減少18小時。1-8月,全國電源新增生產能力(正式投產)4710萬千瓦,其中,水電1605萬千瓦,火電2092萬千瓦。
電力行業人士指出,8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3.7%,這是今年連續第4個月回升,同時創出今年以來最高的單月增幅。
分析人士指出,作為觀測經濟“冷暖”的重要指標,用電量數據回升印證了宏觀經濟企穩向好的態勢。此外,今年夏天持續的高溫天氣也拉升了空調用電需求。
電力需求變化是經濟運行的晴雨表。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有所回落,導致以工業為主的用電需求有所減少。近期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舉措和政策,增強了企業的發展信心。
資料顯示,當前中國工業能耗占總能耗的70%,而發達國家一般在40%左右。這其中,鋼鐵、水泥、石化等高耗能產業的能源消耗又占到工業能耗的一半左右。因此用電量的波動跟這些行業的生產形勢有很大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