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價跌了,與之相關的供暖價格也該降點了吧!”隨著今冬供暖季的臨近,古城街頭巷尾不斷傳出這樣的熱議聲。煤價下跌是否會影響到冬季供暖價格?是否正如百姓所言,煤價降暖氣價格就該降?帶著百姓熱議的這些焦點話題,記者連續幾日走進煤炭生產、熱力供應等相關企業,用事實和數據還原“真相”,為百姓答惑解疑。
煤價“跌跌”不休取暖費喊降聲傳遍街頭
“西安集中供暖所用燃料大都是煤炭,現在煤價降得那么厲害,今冬供暖價格也應該降點了。不然,真是說不去呀!”家住西安市雁翔路開元新村小區的喬先生感嘆道。
喬先生告訴記者,他居住的是110平方米的房子,去年以來,他都是按5.8元/平米的價格繳暖氣費,每年的每個采暖季都得交2000塊錢左右。2010年暖氣沒漲價的時候,一個采暖季的費用也就1000多元,2008年之前更低。之前,每次暖氣費上漲,漲價的理由幾乎都是煤價上漲致成本增加。今年以來,全國煤炭價格呈現下降態勢,相應的供熱企業運營成本會有所減少,按理應該減少市民一部分的取暖費。
據了解,近一段時間,西安像喬先生這樣因下跌的煤價而論暖氣價格的市民并非少數,許多接受記者采訪的百姓,幾乎都表達出和喬先生一樣的看法。他們一致認為,2008年和2011年西安暖氣費先后從4.5元/平米漲至5.3元/平米,從5.3元/平米漲至5.8元/平米的的兩次漲價,其主要的漲價理由都是煤價上漲帶來的壓力。所以,他們覺得今年煤價跌了就該降暖氣費。
每噸年降120元陜西煤炭價格跌得很慘
今年以來,煤炭價格全國范圍內大降價,陜西煤價到底能降多少?目前適逢用煤旺季,漸漸活躍起來的市場是否會漲高原本低落的煤炭價格?記者先后走訪了距離西安最近的煤炭縣——白水和蒲城兩個產煤縣的煤炭管理部門和生產企業。
據白水縣煤炭局主管煤炭運銷的黨姓負責人講,今年以來,陜西煤炭價格確實跌得很厲害,平均每噸降40-50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20元左右。就拿白水來說,5000大卡的煤炭,每噸的價格已經降至 200-270元左右,4000大卡的降至180-190元左右。隨后,記者從蒲城縣的煤炭企業獲悉,因為道路運輸比較好,蒲城的煤價比白水每噸能少跌20元左右。
據陜西省物價局價格監測分局介紹,煤炭價格的持續下跌和庫存高位運行,讓煤炭企業感受到空前的壓力,不少中小煤炭企業因價格跌破成本線而不得不限產或停產。目前是用煤旺季,但是由于前期煤企庫存較為充足,煤炭下游行業鋼材市場生產過剩,市場需求不振,汽車家電行業銷售低迷,房地產市場調控仍未放松,煤炭市場仍顯疲軟,煤炭價格依然走低。
煤價降幅有限供暖企業稱虧損未扭轉
據了解,西安市有350臺2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包括臨潼、閻良大型集中供暖單位有15家,其它的燃煤鍋爐均為單位小范圍供暖。2008年,因國內煤價漲幅較大,西安市政府對冬季供暖費進行了調整,此后幾年煤價都在漲,西安市物價局在2011年將供暖費上漲至家庭每平方米5.8元。
“今年煤價雖有回落,但降幅有限,我們并沒有盈利空間,這些年企業始終處于虧損狀態。”一家熱力公司相關負責人說,該公司采購的煤來自陳家山煤礦、玉華煤礦,與去年同期相比,每噸只降了55元至75元。煤炭價格的走勢是每年1—3月最高,4—7月比較低,之后又因需求增加開始上漲。隨著冬季的到來,煤價走勢會呈現上升趨勢,所以供熱成本并沒有下降很多。
西安高新區熱力有限公司2012年采暖季煤炭采購合同價,坑口價為每噸447.5元,今年9月為392.5元,較上年同期下降了55元。但今年運輸成本較去年同期每噸上漲了15元。總體核算下來,今年9月煤炭到貨綜合單價較去年降幅僅為每噸40元。
成本價格倒掛暖氣實在很難“降身價”
據了解,西安供暖成本主要包括煤費、電費、水費、維修費、排污費、人工工資等十多個項目,煤費以外的項目占到了供暖費成本的40%左右。
西安熱電有限責任公司從陜煤銅川公司采購的煤,其價格每噸下跌100元,每吉焦供熱成本下降2元,但是隨著環保改造要求的提高,今年環保治理成本每吉焦上漲2.1元,人工、材料消耗成本每吉焦也上漲了,運輸費今年比去年每噸上漲8-10元,營改增后,每噸成本上漲了4元,煤價下跌并不能彌補其他成本的上漲。
在環保要求提高的情況下,西安南郊一家供暖公司采購的煤價不降反漲。據介紹,該公司去年采購的是質量較差的混煤,落地價每噸585元;根據環保部門要求,今年采購的必須是較好的水洗煤,9月12日采購的合同價每噸490元,運雜費每噸100元,落地價每噸590元。經過測算,脫硫、除塵設施建成投運后,供熱成本每平方米增加0.45元。還要脫硝,供熱成本每平方米每月還要增加0.41元。“供熱成本和價格嚴重倒掛的局面沒變,降價實在沒空間。”西安北郊一家熱力公司工作人員說。
供暖費降或漲熱力企業應公開成本賬
煤價上漲時,供熱費跟著漲;煤價下降時,供熱費咋不降呢?
就市民心中的疑惑,西安市物價局工作人員解釋說,按一噸煤生產23吉焦的熱量、每吉焦居民供熱價格為40.7元 (供熱出廠價)來計算,供熱企業用一噸煤的熱量供熱可收回936元。再按煤炭成本占到總供熱成本50%來推算,估計煤價每噸在468元比較合適。也就是說,每噸煤的落地價降到500元左右,居民集中供熱價格或有下調的空間。但是環保成本的增加,又加重了企業的運營負擔。不過,物價部門將密切監控煤炭價格,及時了解市場價格的變動情況,如果煤價下跌幅度很大,居民集中供熱價格有下調空間,也將適時出臺調價措施。
陜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煤炭價格是由市場調節形成的,為了兼顧供熱企業和熱用戶雙方的利益,應當研究建立煤炭和供熱價格的聯動機制,只漲不跌,有失公平。而且,對于仍然讓人一頭霧水的供熱企業成本,有關部門應當督促企業詳細公布出來,包括煤炭、人工、水電、維修、稅費等等,以公開促公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