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能源部日前在莫斯科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俄羅斯10月份平均日產原油1059萬桶,比9月份原油日產量增加6萬桶,再創蘇聯解體以來的歷史新高。若以噸計算,俄羅斯10月份原油產量達4477萬噸。統計數據還顯示,俄羅斯10月份天然氣日產量同比大幅增加14%,達20.2億立方米。
今年7月,俄羅斯原油日產量曾達到1053萬桶,創下1988年來的最高紀錄。有分析認為,俄羅斯接連突破原油產量上限,主要推力是國內油氣公司不斷擴大開采范圍。
據《沙特公報》今年初報道,2012年,俄羅斯原油日產量達1037萬桶,超過沙特的947萬桶,成為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國。
石油天然氣工業是俄羅斯經濟的主導產業,關系到國家預算收入、貿易平衡乃至經濟發展水平和國家興衰。油氣收入約占俄羅斯預算收入的50%,外貿出口額的2/3。目前,俄羅斯油氣已探明儲量分別為108億噸和43.3萬億立方米,分別占世界總儲量的13%和35%。2012年,俄羅斯石油產量達到5.18億噸,天然氣開采量為6715億立方米。
出口遭美國擠壓
來自《華爾街日報》的消息稱,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和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美國能源產出為2200萬桶油當量。雖然這兩大機構都并未有俄羅斯在今年的能源產量數據,但俄羅斯方面對該國2013年石油和天然氣產量的預測顯示,俄羅斯石油、天然氣和相關能源的日均產量為2180萬桶。
近年來,得益于頁巖油氣的爆發,美國油氣產量飆升。《華爾街日報》樂觀地認為,今年美國將超越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成為世界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而IEA在其最新發布的展望報告中認為這需要等到2015年。
IEA的數據顯示,2012年,美國的天然氣產量自1982年以來首次超越俄羅斯。隨著競爭的加劇以及歐洲經濟的下滑,俄羅斯的天然氣出口已受到影響。與此同時,美國的原油出口也在不斷趕超俄羅斯。這種轉變使得俄羅斯開始不斷擔憂,來自美國的原油將擠壓俄羅斯的石油出口。
分析指出,在全球石油需求因經濟低迷而被動下滑的背景下,美國頁巖油氣、加拿大油砂和巴西深海石油等非傳統能源供應的增長,導致西半球國家的能源幾乎實現完全自給自足。例如美國目前已減少加拿大天然氣的進口量,使得北美地區的供求格局發生巨大改變。俄羅斯什托克曼天然氣項目原本瞄準的是北美市場,如今也不得不做出新的選擇,使得俄羅斯在全球市場上面臨更多競爭者和價格壓力。與此同時,北美低廉的氣價造成中東液化天然氣降價,并通過歐洲的液化氣接收站以及英國與歐洲大陸的管道波及北歐,而俄羅斯天然氣的主要輸出地就是歐洲。
俄羅斯科學院能源研究所石油和天然氣研究部主任塔蒂亞娜•米特洛娃表示:“俄羅斯可能會成為全球市場的主要輸家。在俄羅斯的預算中,超過40%都源于與石油和天然氣相關的稅收。”
俄羅斯科學院能源研究所預計,2015年之后,俄羅斯的石油出口將會下滑25%至30%,從而使得該國的GDP減少逾1000億美元。
“北極熊”會否后力不足
有報道稱,隨著西西伯利亞油田的枯竭,俄羅斯石油增長勢頭將會放緩。到2020年前,俄羅斯將保持其石油日產量在1000萬桶的水平。
據俄羅斯《公報》11月8日報道,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預測,2030年前,俄石油產量可達5.25億噸,較2012年增長1%。這一數字比去年該部預測的數字增加了1300萬噸。
據俄地質礦產署評估,2025年,俄原油產量將達5200萬噸,東西伯利亞的石油產量占俄石油總產量比重將從2012年的6.7%提高至16%,達8400萬噸,大陸架石油產量僅占3.5%,為1840萬噸。此外,石油價格上漲不會明顯刺激石油產量的增加,若價格下跌,石油產量將會減至4.5億噸。
目前西西伯利亞大多數老油田生產能力平均每年下降6%或更多,俄羅斯石油工業需大量投資以阻止老油田產量下降的趨勢,同時要保證新油田產量的穩步上升。
此外,俄羅斯稅收制度近期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因為俄羅斯國家收入大部分來自石油和天然氣,可以說油氣資源是該國經濟的最大驅動力。從主要收入來源中減少一部分是很難實現的。油價的上漲已導致俄羅斯石油工業各方面的稅收增加。高稅收導致開發油田的成本更高。然而,近期石油提取稅的調整又刺激了對石油工業的投資。
俄羅斯總統普京和總理梅德韋杰夫近日在國家預算會議上表示,將支持石油領域一項新的稅收政策:分階段降低石油出口關稅,同時相應地提高開采稅。相關官員認為,該政策執行后有助于激活國內市場活力。有分析認為,新的稅收制度可能會讓俄羅斯到2020年繼續保持現有的石油生產水平。
今年7月,俄羅斯國家儲備數據解密后首次正式對外公布有關石油和天然氣儲量數據。俄自然資源部長指出,俄羅斯這兩種礦藏的資源潛力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儲量之一。公開這些數據將有力地推動碳氫化合物原料再生產和開采領域的投資。
此外,俄羅斯擁有大量未開發頁巖資源,這使得該國的石油產量具有不小的提升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