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燃燒垃圾發電……近年來,濱海新區的綠色能源項目陸續建成,清潔能源并入濱海電網,改善了濱海電網的能源結構,為建設“美麗濱海”貢獻出了力量。目前,濱海新區已建成10余個綠色發電項目,其中5個風力發電場、垃圾發電廠已經投產運營,并入濱海電網,這些已經建成投產電廠的年發電能力超過了5億度,按照階梯電價第一檔的用電量標準計算,這些綠色能源可供近19萬戶居民使用一年。
建成5條濱海“綠電高速路”
大神堂風電場是天津市首個建成的風電項目,在大神堂村的東側,一排排80米高白色的“大風車”矗立在渤海邊的鹽田上,將風能不斷地轉化為電能,再通過濱海供電建設的“綠電高速路”——大神堂風電場電源線并入濱海主電網,為新區輸送綠色能源。“大神堂風電場是第一個并網的綠色能源項目。”相關負責人說,“大神堂風電場開啟了新區綠色能源應用的先河,運用風機,將清潔能源‘吹’進了電網。”和大神堂風電場一樣,建成投產的還有馬棚口風電場(一期、二期)、沙井子風電場(一期、二期)、薊運河河口風電場,這些已投產的風電場的總發電容量達到了235.5兆瓦,年發電能力可達4.75億千瓦時。
同時,濱海新區還積極探索了“垃圾燃燒發電”。目前,漢沽垃圾發電廠已經建成投產,該電廠的煙氣凈化系統采用半干法以及活性炭、布袋除塵器的工藝過程處理,使煙氣排放指標達到歐盟2000標準。漢沽垃圾電廠可以接收新區海河以北的生活垃圾,可以實現垃圾的短距離處理,減少土地占用,并將其“變廢為寶”用于發電。目前,濱海供電已經為這5個投產的風電場、垃圾電廠建成了5條“綠電高速路”,將這些電廠的綠色能源匯入濱海主電網,在理想狀態下,每年為新區可提供5億余千瓦時的綠色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