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發改委分別邀請了有關專家召開“油氣改革”的征求意見會,旨在對我國的油氣改革收集專家意見,形成文字后上報國家。
受此影響,中石化旗下兩上市公司上海石化、儀征化纖上周五12月13日漲停,昨日繼續逆市上漲,截至收盤,上海石化再次漲停,儀征化纖也大漲8.92%。
而值得注意的是,受益于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成品油價頻繁調整,上海石化三季度扭虧為盈,且利潤有望逐步提升。
有分析師表示,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利好煉油企業,理順了成品油與原油的價格關系,煉油企業未來持續盈利能力可期。
油氣改革預期強烈
上海石化連續兩日漲停
有媒體報道稱,日前,發改委的兩個司分別邀請了有關專家召開“油氣改革”的征求意見會,旨在對我國的油氣改革收集專家意見,形成文字后上報國家。
這被認為是將油氣改革提上日程的信號。
分析人士認為,油氣改革將會打破國內兩大油企的壟斷,對其他民資及中小石油企業形成實質性利好,在未來競爭開放的情況下,整個石油產業鏈的企業均有望從中大幅受益。
對此,中國石油大學教授劉毅軍也表示,油氣改革應當以在油氣產業鏈各個環節打破行政性壟斷、去除政府不當干預為突破口,提速油氣產業鏈結構改革,使產業鏈更具有競爭性,并以此為基礎真正實現油氣價格的市場化。
在資本市場,受利好消息刺激,上海石化、儀征化纖等油氣改革概念股繼上周五強勢漲停后,昨日早盤再度大漲,并雙雙上攻漲停板。截至昨日收盤,上海石化再次漲停,儀征化纖上漲8.92%。
作為兩市著名的“股改釘子戶”,上海石化和儀征化纖在今年8月終于完成股改。兩家公司股改方案均為每10股送5股。
同時,中石化曾做出承諾,在上海石化股改完成后繼續支持其后續發展,并將其作為今后相關業務的發展平臺。此外,中石化還做出了股權激勵的承諾。
有石油行業分析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隨著油氣改革加速,上海石化作為中石化旗下的上市公司,是進行資本運作和改革的重要平臺。
受益于新成品油定價機制
煉油企業未來盈利或大增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石化受到資本市場追捧,或也與成品油價格上調有關。發改委發布通知稱,12月12日24時,成品油價格再次上調。
此次調價落實后,今年國內成品油共經歷15輪調價,其中八次上漲,七次下調,全年累計汽油上調5元/噸,柴油下調15元/噸。
2013年油氣改革開始逐步推進,實施了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后,汽柴油價格調整頻繁,對原料價格漲跌的反應更加及時,受益于此,煉油企業的盈利開始好轉。
根據三季報,上海石化前三季度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億元,同比扭虧為盈。其中,第三季度凈利潤為5.7 億元人民幣,環比增加114%,主要由于煉油業務的貢獻,以及化工毛利的溫和回升。
有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利好煉油企業,理順了成品油與原油的價格關系,解決了煉油企業的政策性虧損問題,未來持續盈利能力可期。
此外,據了解,國家發改委對成品油質量升級實行“優質優價”政策,其中上海地區汽、柴油從國四升級到國五,價格可能上升50元/噸;而江蘇、浙江附近地區的柴油由國三升級到國四,價格上升370元/噸;由國四進一步升級到國五,再增加160元/噸。
中金公司分析師關濱認為,預計成品油“優質優價”政策,對上海石化2014 年凈利潤增厚合計為5億元以上。
上述分析師還表示,若成品油定價機制維持穩定,隨著油品不斷升級,油企的煉油利潤有望逐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