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煤期貨主力1405合約昨日跌破500元/噸,刷新上市新低,領先現貨價格跌破500元/噸關口。價格暴跌的重要原因是,大型煤炭企業頻頻降價搶占市場份額,導致電廠觀望情緒濃厚。
去年9月底,動力煤期貨掛牌上市,基準價520元/噸,上市后漲勢一片。大型煤炭企業喜形于色,大呼出乎意料。一位煤企負責人直言道,原來預計2014年5月份的動力煤價格將在450元/噸,沒有想到上漲如此好。
回頭看,在期貨市場取經之后,大型煤炭企業在現貨市場搞出了2個月的“不正常”上漲。隨后,價格一路下滑,煤炭企業不得不在整個煤炭行業全面產能過剩的情況下,通過降價搶占市場份額。
自2月末神華集團大幅下調3月煤炭銷售價格之后,中煤、同煤、伊泰等大集團紛紛跟進。目的只有一個,即保住客戶、保住市場。中煤集團在3月1日緊急召開銷售會議出臺對策,之后便出臺了3月份客戶優惠政策,基本跟隨神華調價政策,暫不考慮年度合同數量,都按10元/噸優惠。隨后,中煤集團還出臺了一個港口煤炭周度掛牌價格,加大促銷力度。
之后,同煤集團也出臺3月份煤炭銷售政策,在前期降級基礎上繼續降價,同時下調鐵路直達煤價格。伊泰集團一直緊跟神華調價策略,其大部分礦即使生產也沒有開足馬力,都是以銷定產5500卡坑口價215元/噸,比春節前降了50元。
截至3月7日,代表秦皇島港5500大卡煤離岸價格的CCI1指數為525元/噸,較上周同期下跌12元,跌幅2.23%。而3月5日公布的節后第二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BSPI)報548元/噸,較上期下跌11元,跌幅1.97%。
大型煤炭集團連續降價措施,重創了環渤海地區各品種動力煤的交易價格。在煤企降價搶占市場份額情況下,電廠觀望情緒反而加重。目前,電廠動力煤庫存普遍居于高位,華東基本維持在70%,華南福建、廣東地區電廠負荷也有70%-80%的水平。這也是當前沿海煤炭市場為數不多的利好信息。
來自沿海六大電廠的數據顯示,3月1日-3月7日,六大電廠(浙電、上電、粵電、國電、大唐、華能)平均庫存總量為1252.87萬噸,較上周同期減少58.01萬噸,降幅4.42%。平均日耗總量為70.67萬噸,較上周同期增加0.97萬噸,增幅1.39%。六大電廠電煤庫存平均可用天數17.74天,較上期減少1.07天。
國內動力煤價格的下滑,使得進口煤價格優勢趨無。截至3月7日,5500大卡澳洲進口煤不含稅到岸價格在75.50美金,折合人民幣到岸含稅價格在540.61元。而秦皇島同樣煤炭報價525元,秦皇島港到廣州港海運費42.8元/噸,到廣州港5500大卡內貿煤到岸價567.8元,二者之間價差在27.19元/噸。
進口煤優勢盡失,多數貿易商損失慘重。據海關總署數據,2月份,中國進口煤及褐煤總量2282萬噸,環比減少1309萬噸,降幅36.4%。同比減少48萬噸,降幅2.06%。2月份之后進口煤數量將大幅下降。
山西汾渭能源資訊公司分析師王旭烽認為,3月中下旬動力煤市場才能出現企穩行情。4月份是較為平衡市場,大秦線檢修和進口煤數量減少對沿海市場較為利好。但采暖期結束、港口庫存居高不下和南方豐水期到來對動力煤市場都是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