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多塊太陽能發電板整齊有序排列,太陽能經此轉化為電流給供電器設備源源不斷供電……昨日,在太原市中色十二冶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辦公大樓內,由該企業投資100余萬元建設,剛剛啟動送電的光伏發電系統開始運轉,由于昨日是陰天,電腦記錄數據顯示當日最大發電量為63千瓦時。這個單位由此成為太原市首家光伏發電項目自發自用企業。
這個項目,建在該企業一棟高29層的建筑辦公樓樓頂,站在樓頂,一排排整齊有序排列的發電板幾乎占據了整個樓頂。企業負責人柴炳付介紹,這些太陽能發電板共有256塊,投資100多萬元,占地約600多平方米,全部朝南呈10度到15度傾斜排列。使用壽命預期可達25年。整套系統可供企業辦公樓內的部分日常用電。
說起建這套系統的初衷,柴炳付介紹,去年9月,從新聞媒體了解到光伏發電項目可得到國家重點支持,供電部門也專門開辟了綠色通道,多方考慮并分析成本可預期回收,于是向國網太原供電公司遞交了企業光伏發電項目的申請。接到申請后,供電部門按照綠色通道程序,簡化流程、特事特辦,全程提供技術支撐。在審核項目圖紙后,今年3月3日起施工,僅用了十多天時間,項目完工、驗收,并辦理相關自發自供手續。太原供電公司市場營銷部智能用電班樓穎焱班長介紹,這個項目以企業自發自用方式供電。經測算,按照太原市年均日照2800小時計算,該系統最大日發電量為165千瓦時,年理想發電量可達6萬千瓦時,預計15年就可回收成本。同時,環保節能效果明顯,每年可節約21噸標準煤,減少0.15噸碳粉塵排放等。
另外,按照目前國家發改委相關規定,一般工商業電價是0.7688元/千瓦時,對于分布式光伏發電按照全電量補貼的政策,電價補貼標準為0.42元/千瓦時(含稅)。這意味著該企業每年可節省近5萬元的商業用電,同時還可獲得近3萬元的補貼款。據悉,目前太原市還有4家企業光伏發電的相關流程正在辦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