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程大學22日正式對外發布,日前世界最大發電容量的漂浮式立軸潮流能電站“海能-III”號日前在浙江省岱山縣龜山水道成功運行,這表明中國潮流能發電技術已處世界先進水平。據了解,該電站的核心技術由哈爾濱工程大學自主研發。
潮能發電是當今世界新能源領域的熱點,中國在此領域一直保持世界先進水平。1999年世界第一架潮能電站就建立在中國浙江龜山水道。漂浮式潮能電站是目前潮能發電的最新技術。
記者從哈爾濱工程大學了解到,“海能-III”號發電站采用哈爾濱工程大學研發的“雙機組十字叉型水輪機專利技術”和“漂浮式雙體船載體技術”,可以實現自行啟動。該電站的成功運行,為潮能發電系統的總體設計、核心部件的改進提供了經驗。
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授、“深海工程與高技術船舶協同創新中心”海洋新能源技術首席張亮對記者說:“目前潮流能發電站的基礎研究仍處于探索階段、海上施工技術仍不完善。對于這個較新的領域來說,從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工程實施等都需要摸索和積累經驗。只有通過協同創新,才能真正讓成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