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首屆中科集團環境保護論壇舉行,多名專家學者圍繞“如何解除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的公眾憂患”這一話題,從政策法規約束和引導、技術的完善和新技術發展方向、加強運營商管理、強化環保部門和第三方的監管等多個層面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近年來,隨著大氣污染越來越嚴重,垃圾發電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政策利好給相關設備市場帶來機遇。有數據表明,未來5年,國內垃圾焚燒發電設備的需求量將達300億元。事實上,垃圾焚燒發電產業鏈上游包括與垃圾收運及焚燒有關的各類設備,中游是垃圾焚燒發電工程設計、工藝設計、咨詢、施工建設等,下游包括焚燒項目運營及垃圾滲濾液處理、爐渣處理利用等,而垃圾發電設備中最核心的設備是垃圾焚燒鍋爐,占整個垃圾發電廠設備投入資金的50%以上。
垃圾發電項目密集上馬
“十二五”期間,國家對于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扶持正在加碼、政策紅利不斷。在“十二五”規劃的配套政策中,垃圾焚燒處理及焚燒發電相關產業更是被納入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范疇。
201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全國統一垃圾發電標桿電價為0.65元/千瓦時等補貼政策,推動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發展。并明確指出到2015年,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生活垃圾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以上,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能力達到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35%以上。
截止到2013年11月末,全國垃圾焚燒領域投資運營企業數量近100家,其中排名前12家企業投入運營的焚燒項目87座,已投入運營能力9.55萬噸/日,市場占有率55%,能力占有率66%。
排名前5家企業含運營、在建及擴建項目數量是196座,數量占比86.73%。項目總能力20.97萬噸/日,能力占比83.71%。
今年以來,我國各地垃圾焚燒項目的上馬速度明顯加快。南寧市投資10.8億余元建設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公開招標工作順利完成;總投資8.13億元的北京南宮生活垃圾焚燒廠項目在大興區開建;廣東四大垃圾焚燒電廠的環評、建設工作正在積極推進;自貢垃圾焚燒發電廠配備兩臺 “400噸垃圾焚燒鍋爐+汽輪發電機”機組,日處理生活垃圾能力達800噸……“出現垃圾焚燒項目集中上馬主要是兩方面原因,一個是城市垃圾數量快速增長,長遠來說,垃圾處理的市場空間 較大;另一個原因是垃圾焚燒屬于環保產業的一部分,地方政府想以此來拉動經濟的增長!杯h保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環境戰略室主任俞海如是說。
一體化服務公司成趨勢
在政策利好的新時代背景下,垃圾焚燒產業鏈各環節均顯現出良好的投資價值,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行業進入市場化的全面發展階段。
“目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迎來了大規模投資建設期,行業進入市場化全面發展階段。全行業中,國有企業、上市公司、外資企業、民營資本等多方投資主體積極加入市場競爭,形成了成熟清晰的商業模式。”中國五洲工程設計院環境與能源工程設計研究院專家劉巍榮透露說。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主要從事垃圾焚燒發電的投資商有數十家,產業鏈內的企業主要分為設備供應、工程安裝、投資運營 類三大類。市場上比較活躍的企業有上海環境集團公司、天津泰達股份公司、江蘇天楹環保公司、重慶三峰卡萬塔環境產業公司、創冠環保中國公司、深能源環保工程公司、綠色動力控股集團公司等。
專家認為,垃圾發電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將體現在技術、經驗、跨區域經營能力、融資能力等幾個方面,具有垃圾焚燒處理全產業鏈的公司在短期和中長期增長潛力明顯。
“目前是固廢行業最好的投資階段,而在擴張的過程中,已經著手布點、短期具備很強融資擴張能力的公司,其市場份額有望快速提升。對于擁有資本市場平臺,具備 “設備制造BOT融資能力”業務模式的公司,優勢自然更勝一籌!敝行抛C券分析師王海旭表示,對于垃圾焚燒發電這塊巨大的市場“蛋糕”,同時具有跨區運營和提供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服務的公司或將長期勝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