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對俄羅斯就烏克蘭問題的制裁在無形中成為了中俄在能源領域緊密合作的催化劑。
近日,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提議中國企業入股其旗下最大的油田之一Vankor。在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程度尚難確定之時,這項交易顯示了中俄兩國在能源領域正處于“蜜月期”。
Vankor是俄羅斯石油公司旗下第三大陸上產油的子公司。如果中國公司能成功入股Vankor,這將是中國首次參股俄羅斯石油業上游的重大行動。
目前,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正處于新的階段。在剛剛過去的周末更換了新領導人后,歐盟表示將在一周內就進一步制裁俄羅斯拿出新的建議方案。今年3月以來,美國和歐盟因烏克蘭問題對俄羅斯實施多輪制裁措施,目標直指俄金融、軍火等行業。8月7日,俄羅斯出臺反制措施,宣布暫停進口原產于多個西方國家的肉類、奶制品和果蔬等食品。
中企入股俄石油公司
當地時間9月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出席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俄方境內段的開工儀式上宣布了俄羅斯石油公司的上述提議。作為對華供氣的主干道,“西伯利亞力量”(thePowerofSiberia)天然氣管道西起伊爾庫茨克州,東至俄遠東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全長近4000公里。管道連接俄羅斯東西伯利亞的科維克金氣田和恰揚金氣田,設計年輸氣量為610億立方米。
在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會面時,普京表示:“俄羅斯石油公司總裁謝欽提議,讓中國企業成為俄北部一處規模最大油氣資產的股東。俄政府支持這一計劃,歡迎中國伙伴參與。”
當俄羅斯與歐洲關系因烏克蘭局勢不斷惡化時,俄羅斯轉向亞洲,深化與中國在貿易和投資領域的合作,令西方國家頗為警覺。俄羅斯石油公司于今年7月被西方納入對俄制裁的最新名單中。為此,謝欽曾向俄政府求援400億美元以彌補因制裁造成的損失。
此次俄方提議中企入股的Vankor油田被喻為俄羅斯石油公司“皇冠上的明珠”。去年,該油田產油2140萬噸。這家俄政府主導的國企欲進一步開拓周邊地區的油田,爭取產量在今后實現翻番。
目前,尚不清楚哪家中國石油公司將有意入股俄羅斯石油公司,謝欽本人也拒絕進一步評論。
為尋求更多的資本回報,中國一直致力于尋求進入俄能源行業的上游企業,但俄方此前不愿將傳統陸上油氣儲量的股權授予外國公司。
中俄油氣合作提速
過去15個月,中俄兩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突飛猛進。國際評級機構穆迪9月2日于其網站上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俄能源企業將從與中國的合作中受益匪淺。報告認為,盡管中國的經濟增速放緩,但仍高于歐洲,又恰逢俄羅斯致力于能源出口多元化,俄羅斯有能力滿足中國市場在油氣資源方面的需求。“兩國的合作是水到渠成。”穆迪副總裁、該報告的撰寫者茱莉亞(JuliaPribytkova)評價道。
在今年5月的亞信峰會期間,中俄領導人共同見證兩國政府在東線天然氣合作博弈10多年后的突破。根據雙方商定,從2018年起,俄羅斯開始通過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向中國供氣,輸氣量逐年增長,最終達到每年380億立方米,累計30年。該合同金額達到4000億美元。
8月底,援引《俄羅斯生意人報》的消息,俄羅斯國家天然氣公司(Gazprom)旗下生產石油的子公司稱,北極Novoportovskoye油田出口的8萬噸原油將接受盧布付款,公司還將通過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管線(ESPO)輸送原油,并接受人民幣付款。
俄羅斯國家天然氣公司董事長亞歷山大•米勒(AlexeiMiller)9月1日表示,該公司可能將于11月與中國簽署協議,通過所謂的西線向中國供應天然氣。
穆迪認為,中俄簽署的這些協議,對俄羅斯能源公司來說是極其有利的,不僅給后者提供了增長的機會,也提供了獲得資金的新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