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型煤企逆勢提價遭“冷遇”后,煤電博弈繼續上演,10日發布的環渤海煤價指數再次上漲5元/噸。分析認為,受近期持續降溫、主產地大幅限產、進口煤同比減少、大秦線調減發運量等利好因素影響,煤企“跟漲”情緒較高,近期煤價或將窄幅上揚。
10日,最新一期環渤海地區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報收于526元/噸,上漲5元/噸。自9月初煤價止跌回升以來,煤價指數已累計回升了48元/噸。分析認為,本次連漲行情是對大型煤企12月初同步提價15元/噸的繼續消化,煤企強烈的“跟漲”情緒也是漲價的主要支撐。
盡管本輪煤價上漲遭受“冷遇”,電企采購積極性依舊不高,但多重利好因素逐步顯現。分析認為,煤價或將延續漲勢,煤電博弈即將上演第二輪過招。
近期,遏制超產和恢復進口煤最惠國稅率等政策效應開始顯現,供大于求的煤炭市場格局正在發生調整。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11月我國煤炭進口2103萬噸,同比減少740萬噸,降幅近三成。同時,臨近年底,煤炭主產地限產壓力加大,前11月僅內蒙古地區同比減產超億噸,一定程度上平衡了供需。
同時,為緩解港口庫存壓力,大秦線將逐步下調煤炭發運量。分析認為,運力下調,短期內可對港口煤價形成一定支撐,但也會加重煤礦庫存壓力。總體來看,本輪煤價上漲目前仍缺需求支撐,窄幅上漲或于煤電談判結束后見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