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獲悉,隨著海南儋州市百日基建大會戰進入白熱化,以儋州為中心的海南西部電網正跑步前進,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3.37億元,占年投資計劃的76.7%。其中,主網完成投資3.2億元,配網完成投資1546萬元。主網進度總體快于配網,配網施工也將在招標完成后駛入“快車道”。
左手昌江核電右手西環高鐵
2015年,儋州供電局主網項目13個,計劃投資3.4億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3.2億元,年度投資計劃有望100%實現。該局基建負責人曾樹磊說:“網、省公司重點項目進度可控,下一步將集中精力推進部分35千伏輸變電工程招標進度,爭取年內全部投產。” 在眾多項目中,李坊220千伏輸變電工程尤為耀眼。該項目既是昌江核電送出配套工程,又是西環高鐵牽引站的重要電源站,總投資達到1.8億元,220千伏出線達到12回,自開建以來,就被列入省政府和儋州市重點督辦項目,僅2014年以來,儋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先后現場辦公多達5次以上。
配網升級加快中央投資斬“亂麻”
2015年,儋州供電局乘著中央農網改造政策的春風,在投資總盤框架內,加大了配網投資力度。據統計,該局年度配網投資達到了9865萬元,分兩個批次,主要用于改造升級儋州和洋浦農村地區10千伏及以下配網。根據年初計劃,儋州供電局2015年農村配網改造項目共有209項。截至目前,配網投資完成1546萬元,立桿完成近三分之一。
配網改造帶來的直接好處就是村民用電更加可靠。在儋州市那大鎮居里村,自有電以來,一直用土地置換的方式免費使用小水電,但線路年久失修,加上用電負荷增大、水電不穩定等因素,村里一百多戶村民在用電高峰期無法啟動空調、電飯煲等大功率電器,甚至連電視機也因電壓不穩而經常“罷工”。
隨著計劃下達,居里村納入改造范圍,有希望并入大電網。但因為電費問題,村里起了矛盾,村民王大哥等一部分人十分支持農網改造,而有些人貪圖免費,堅決反對用電繳費,也就反對這次改造。得知情況后,儋州供電局一方面耐心解釋國家政策和用市電的好處,另一方面著手先給支持改造的村民優化線路。看著一排排整齊的線路,對比下之前的亂網雜線,終于能夠舒服煮飯、吹空調的改造戶得以揚眉吐氣,最終讓反對改造的人也松了口。
西部電網規模躍居全省第一
2015年,臨高博厚220千伏變電站投產,隨及“提拔”為臨高地區的集控中心,臨高供電可靠性大大提升。隨著220千伏李坊輸變電工程投產,儋州供電局運行維護的220千伏變電站將達到10座,220千伏輸電線路約2500公里,在海南最高等級的輸變電工程中,名列第一,成為名副其實的電源及負荷中心。 除了數量領先,在質量方面,繼2014年東方龍北220千伏輸變電工程之后,昌江核電至大成220千伏線路新建工程于2015年6月也榮獲南方電網優質工程,成為全省僅有的兩個獲獎項目。曾樹磊也因此榮獲“海南電網優秀業主項目經理”稱號。
能取得如此突破性成績,曾樹磊說:“沒有別的,就是用心去做,堅決克服各種困難。”據了解,在電網建設方面,一直存在著三大問題,首先是青苗賠償問題,其次是中標單位履約問題,再次就是物資供應不及時問題。提到這三個問題,幾乎無人不撓頭。但在這三個問題面前,曾樹磊說:“基建就是去肯一塊塊硬骨頭,沒有問題就不叫基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