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家里也能利用太陽能發電和賺錢?這件較新奇的事情,如今已成現實。3月2日,記者在荊河街道馮東居馮仁中的家中看到,樓頂上閃閃發光的太陽能光伏玻璃板顯得格外奪目,這就是馮仁中投資5萬元,在自家樓頂建起的總容量5千瓦的“家庭太陽能光伏發電站”。
這個迷你發電站,由80片太陽能電池板組成,共分為四組,預計平均每天發電20度左右。馮仁中選擇了“全額上網”的并網方式,把發的全部電能送上電網,賣給供電企業。
提起在自家樓頂建起發電站,馮仁中說,去年他瀏覽網頁時,無意中看到了一則關于個人建設太陽能發電站的新聞,這種發電方式既能拿補貼,還能把余電出售,環保又劃算。于是,馮仁中有了在家建個發電站的念頭。通過上網查找各種資料,去供電部門咨詢相關手續,實地考察太陽能板發電的技術和前景等,馮仁中于今年春節前向供電部門遞交了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申請。申請很快批下來了,他又馬不停蹄聯系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廠家,經過廠家實地考察、設計方案、備貨、安裝,他家樓頂上的太陽能發電站終于在3月2日正式并網發電了。
供電公司在馮仁中家安裝了專門的電表,太陽能板所發出來的每一度電,都會獲得國家的補助。據棗莊供電公司滕州客戶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張延介紹,自2014年張汪鎮多莊村首個家庭太陽能光伏發電站并網發電以來,我市至今已有30多個家庭安裝了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如果光伏發的電“全額上網”,每度電是0.3729元,補貼是0.6271元。也就是說,馮仁中每度電能夠獲得1元的收益。這樣算來,馮仁中投資的5萬元成本約7年可全部收回,而太陽能板的使用壽命可達20多年,經濟效益還是很可觀的。
“當初建光伏發電站時,也不是沖著賺錢去的!瘪T仁中說,相比于經濟效益,光伏發電站的更大意義在于環保。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既節能又環保,是國家提倡的新能源。馮仁中希望通過自家的示范,倡導環保、節能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