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煤業最新公告稱,世界經濟復蘇依然緩慢且不平衡,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環保要求不斷提高,傳統能源消費比重進一步下降,煤炭行業市場競爭加劇。受市場倒逼和國家化解過剩產能、供給側改革等政策影響,經濟結構和質量逐步改善,預計2016 年國內外煤炭市場供需矛盾或將緩解,價格有望探底趨穩。
該公司稱,2016 年是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窗口期和逆勢趕超的發展機遇期,計劃銷售自產煤6827萬噸,這一計劃較2015年該公司實際自產煤銷量增長13.46%。其中:公司本部3415萬噸,山西能化120萬噸,菏澤能化330萬噸,鄂爾多斯能化600萬噸,昊盛煤業600萬噸;兗煤澳洲1134萬噸,兗煤國際628萬噸。
2015年該公司生產原煤6848萬噸,同比下降5.67%,本部礦井煤炭產量占比總產量的53.7%,下屬山西能化公司和鄂爾多斯能化公司大幅減產是其原煤產量減少的其中原因之一,2015年兩公司煤炭產量分別下降55.12%和56.11%。
受外購煤銷量同比減少2995萬噸或52.5%影響,2015年該公司銷售商品煤8724萬噸,同比下降29.1%,完成全年煤炭銷售計劃的71.5%。其中:銷售自產煤6017 萬噸,完成全年自產煤銷售計劃的87.1%。
全年兗州煤業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6億元,同比下降60.2%;利潤總額15.1億元,同比下降53.7%。
申萬宏源分析認為,量價齊跌直接導致利潤總額的大幅下滑,但在煤炭業務營收大幅下降的同時,成本也大幅下滑,煤炭業務營收同比下降43.84%,而營業成本下降49.08%,毛利率提高7.42個百分點,使得公司煤炭業務保持盈利。
該公司營業成本大幅下降主要得益于外購煤成本下降60.94%,而自產煤成本下降25.57%。
受行業產能過剩和需求低迷影響,煤炭綜合售價下降21%。該公司本部商品煤銷售均價336元/噸,同比下降24%,兗煤澳洲均價411元/噸,同比下降11%;外購煤銷售均價455元/噸,同比下降18%,公司整體綜合銷售均價377元/噸,同比下降24%,扣除外購煤綜合售價340元/噸,同比下降17%。
由于外購煤銷售成本同比減少191.174 億元以及深挖內潛、降本增效措施,2015年其煤炭業務銷售成本為237億元,同比減少228.463 億元或49.1%。
為推動“十三五”期間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各項經營目標,2016年,兗州煤業煤炭產業將合理優化布局,有進有退,加快低效、無效資產退出。本部礦井確保接續穩定,實施精益配采,實現效益最大化;陜蒙基地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和達產達效,實現增量挖潛提效;澳洲基地強化產業資本運營,加快莫拉本礦井二期項目建設,實現優勢創效資源擴能提量。煤化工產業發揮陜蒙基地規模效應,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培育高端精細化工產業集群。
同時優化資產結構,積極推進不良資產證券化,提升資產運營質量;推動財務去杠桿化,擴大直接融資比例,將資產負債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優化產品結構,加快煤炭潔凈利用、高效燃燒、改性替代等技術攻關,實現科技創新助推產業產品升級,加快推動公司由煤炭生產商向能源綜合服務商轉型,實現經濟運行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