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zhì)科學研究院獲悉,其院固體所研究團隊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研究取得新進展,推進鈣鈦礦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達到18.1%,是目前金屬材料與鈣鈦礦層直接接觸器件所達到的最高效率。
據(jù)悉,研究人員通過利用金屬鈦(Ti)取代有機電子傳輸層覆蓋在鈣鈦礦表面,有利于降低電極接觸電阻,有效抑制陰極金屬在鈣鈦礦器件中的擴散,從而提升器件結構的完整性和穩(wěn)定性。通過這一技術路線,鈣鈦礦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可達到18.1%,足以媲美傳統(tǒng)PCBM作為有機電子傳輸層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同時,相比于有機電子傳輸層的制備條件,鈦層的制備和成本更為簡單、低廉。
作為光伏能源研究的重要領域,鈣鈦礦結構太陽能電池具有優(yōu)越的光吸收特性、帶隙可調(diào)、載流子壽命長、遷移率高、制備工藝簡單、成本低廉等優(yōu)點,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