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集團11個風電項目公示!這3家整機商預中標 | 05-26 |
北極星風力發電網獲悉,國家能源集團日前發布11個風電項目風電機組招標采購中標公示,遠景能源中標6個風電項目,總裝機314.5MW;聯合動力中標4個風電項目,總裝機236.9MW;電氣風電中標1個100MW風電項目。 …… |
粵電陽江首套吸力樁風機基礎成功安裝 | 05-26 |
5月19日,由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承攬的粵電陽江沙扒海上風電項目首臺吸力樁風機基礎完成海上安裝。 5月24日,該項目第二臺吸力樁風機基礎也完成海上安裝。本次吸力樁風機基礎貫入深度和水平度均達到高標準要求,專業的施工能力和高質量的成果得到了現場業主和設計方的高度贊揚! 本次吸力樁風機基礎海上安裝施工項目依托海王星準確的貫入分析計算及智能化安裝裝備,不…… |
能源局:我國海上風電并網容量突破千萬千瓦! | 05-26 |
我國海上風電建設成效顯著。截至2021年4月底,我國海上風電并網容量達到1042萬千瓦,已超過英國2020年底海上風電1021萬千瓦的裝機容量。 今年1-4月份,我國海上風電發電量為99.4億千瓦時,占全國發電量的0.39%。據行業統計,我國海上風電年平均利用小時數約2500小時,比陸上風電年平均利用小時數高出約500小時。 …… |
均價2618元/kW,風機價格觸底反彈!龍源電力10個風電項 | 05-26 |
北極星風力發電網獲悉,近日,龍源電力10個風電項目開標,遠景能源、電氣風電、聯合動力預中標。 聯合動力預中標3個風電項目,中標總容量為136.9MW,總報價35270.84萬元,折合風機報價2576.39元/kW。 電氣風電預中標1個風電項目,中標容量為100MW,總報價25900萬元,折合風機報價2590.00元/kW。 遠景能源預…… |
山東現代版“闖關東” 首批風電項目開工! | 05-26 |
“工地上機聲隆隆,塔吊林立,工人們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幾十輛工程車來回有序穿梭,十幾臺吊車同時進行著吊裝作業……”這是近日山東現代版“闖關東”首批風電項目——水發集團吉林通榆50萬千瓦風電項目率先開工建設的火熱場景。以此為標志,山東省“吉電入魯”項目正式按下“快進鍵”。 近年來,山東堅定不移實施“外電入魯”戰略,加快輸電通道及配套電源基地建設,持續擴大接納省外清潔電力規模。目前,…… |
加快推進水電、光伏、高海拔風電項目開發!溫樞剛會見 | 05-25 |
5月24日,在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際,中國華電黨組書記、董事長溫樞剛在集團公司總部會見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主席齊扎拉,雙方就加快推進西藏清潔能源開發建設,促進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等深入交換了意見。西藏自治區副主席任維,集團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王宏志、余兵參加會見。 溫樞剛對齊扎拉一行來訪表示歡迎,向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長期以來對中國華電的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并簡要介紹了公司…… |
國電電力簽訂云南宣威1.2GW風光火儲項目 | 05-25 |
5月18日,國家能源集團國電電力宣威公司與云南省宣威市人民政府簽訂《宣威電廠新能源替代項目合作協議書》,共同開發建設大于120萬千瓦“風光火儲”一體化示范項目。 云南省宣威市太陽能、風能資源豐富,具有較大的開發潛力。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云南打造“綠色能源牌”戰略,采取“總體規劃分期建設”的原則,在十四五期間建成大于120萬千瓦的“風光火儲”一體化示范項目,其中包括104萬千瓦…… |
6.2萬方風電設備從煙臺港蓬萊港區出口 | 05-25 |
昨天,從山東港口煙臺港傳來消息,山東港口煙臺港蓬萊港公司與全球知名海運公司——中波輪船股份公司緊密接洽,連續3條中波輪船股份公司的風電設備運輸船舶到港,共載運塔筒等風電設備6.2萬方,分別出口巴基斯坦、智利、希臘。蓬萊港公司抓住全球低碳能源發展方向,找準風電產業鏈“生態位”,憑借精益的物流服務、優質高效的專業化能力,推動臨港風電產業和港產城融合發展駛入快車道。 …… |
打造自主可控的風電產業鏈 | 05-25 |
江蘇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必須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其中,把握世界風電技術前沿及發展趨勢,打造自主可控風電產業鏈是主要路徑之一。 從上世紀80、90年代開始,風力發電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并逐漸成熟。風電產業憑借自身的優點在世界范圍迅速發展,2011-2020年,全世界風電總裝機容量從2.37億千瓦增加到7.5億千瓦。據估計, 2030年全球風電裝機將超過20億千瓦。…… |
最新技術突破!解鎖風機回收最后一道關卡 | 05-25 |
在維斯塔斯的發起和參與下,一項由產學聯盟共同開發的突破性創新技術問世! 該創新技術解鎖了風機在整個價值鏈中實現全面回收的最后一道關卡,可實現風機葉片制造材料的循環利用,使退役葉片告別填埋處理。在各國風電場大規模退役潮到來之前,這項技術的出現將影響風機退役路徑選擇,為“凈零排放”、“碳中和”等可持續目標的達成貢獻重要力量。 為推動該技術的應用以及風能行業的循環經濟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