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術名稱:基于感應耦合的無極熒光照明技術
二、技術所屬領域及適用范圍:輕工行業工礦、場館、道路、隧道等領域照明
三、與該技術相關的能耗及碳排放現狀
目前我國全社會用電量為49591億kWh,照明用電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3%左右,照明用電量約為6447億kWh,照明領域的節能減排潛力很大。應用該技
術可實現節能量54萬tce/a,CO2減排約143萬t/a。
四、技術內容
1.技術原理
該技術以電磁感應耦合放電為工作原理,電磁場的能量以感應方式耦合到燈泡內,使燈泡內氣體被擊穿,形成等離子體。等離子體受激發原子返回基態時,輻射出253.7nm的紫外線,激發燈泡內壁的熒光粉產生可見光,改變了傳統光源由電能轉變為熱能再轉變為光能的發光原理,減少了熱能損耗,并具有光衰小、眩光小、顯色性高、穩定性好、瞬時啟動等特點,可應用在工程照明等領域,替代傳統的高壓汞燈、高壓鈉燈及金屬鹵化物燈,降低功率,節約電能。此外,由于燈泡內沒有燈絲,且電路采用高頻電子開關電路,延長了燈泡的工作壽命。
2.關鍵技術
(1)高耦合率的結構設計技術;
(2)EMC模組、電路結構設計技術;
(3)大功率電子鎮流器開關電源技術;
(4)汞齊和輔助汞齊技術。
3.工藝流程
該項技術的工作原理見圖1和圖2。
圖1 內耦合無極燈工作原理圖
圖2 外耦合無極燈工作原理圖
五、主要技術指標
1.內耦合無極燈光效≥70 lm/W;
2.外耦合無極燈光效≥90 lm/W以上;
3.光通維持率達到85%/1萬小時以上,70%/6萬小時以上。
六、技術鑒定、獲獎情況及應用現狀
該技術已通過國內外多項產品認證,擁有無極燈相關專利技術29項。國內已有無極燈的國家和行業標準7項,正在起草的標準有3項。國內無極燈生產企業已有數百家,目前國內最大的無極燈生產基地具有7條無極燈生產線,擁有年產100萬套無極燈的生產能力。
七、典型應用案例
典型用戶:銀川望遠工業園管理委員會、成都現代工業港管理委員會等 典型案例1
案例名稱:銀川望遠工業園道路亮化工程項目
技術提供單位:成都東旭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建設規模:8條道路,共計51公里,包括燈桿、燈具及項目施工。建設條件:新建照明工程,包含節能光源安裝及相關工程施工。主要技改內容:使用無 極燈5164套用于新建道路照明。主要設備為無極燈光源、專用燈具、燈桿等。
技改投資額6800萬元,其中節能燈具費664萬元,建設期1年。年節能量990tce,年減排量2614tCO2,年節能經濟收益130萬元。
典型案例2
案例名稱:成都現代工業港道路節能改造項目
技術提供單位:成都東旭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建設規模:18條道路,共計46公里的道路節能改造。建設條件:燈具替換。主要技改內容:使用1052套無極燈替換原有鈉燈用于道路節能改造。主要設備為無極燈光源、專用燈具等。技改投資額775萬元,其中節能燈具費167萬元,建設期3個月。年節能量202tce,年減排量533tCO2,年節能經濟收益49萬元。
八、推廣前景和節能減排潛力
預計未來5年,我國無極燈的產量達1000萬套左右,可應用在工礦、場館、道路、隧道等領域照明,替代傳統的高壓汞燈、高壓鈉燈及金屬鹵化物燈等。預計推廣比例可達10%,可形成的年節能能力180萬tce,年減排潛力475萬t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