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當道,家居變臉。從現在起,改改你的“電動依賴癥”吧。多數人或許并不知道,電動電器會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消耗大量高含碳原材料以及石油,變相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變!改走簡約設計風。在整個建筑的能量損失中,約50%是在門窗幕墻上的能量損失。中空玻璃不僅把熱浪、寒潮擋在外面,還能隔絕噪音,降低能耗。纖維石膏板,是一種暖性材料,熱收縮值小,保溫隔熱性能優越,且具有呼吸功能,能夠調節室內空氣濕度。自身小戶型無論在節約建筑材料、節能節電、建造和使用成本等方面都優于大戶型,碳排放量也明顯小于大戶型。
發泡水泥提供了一種新型的建筑保溫材料,與中空玻璃一樣能夠把熱浪、寒潮擋在外面,降低能耗,符合國家節能政策的要求,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平時我們勤動手動腦,也可以實現低碳生活。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廢棄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奶盒等,其實稍加裁剪,就可以輕松將它們廢物利用,比如制作成儲物盒,可以在里面放茶葉包、化妝品之類的物品;還可以利用方便面盒、罐頭瓶、酸奶瓶制作一盞漂亮的臺燈;喝過的茶葉渣,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既舒適還能改善睡眠……
另外,將普通燈泡換成節能燈,盡量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公交車出行,隨手拔下電器插頭……你看這些不經意的小事,其實都是在為“減碳”做貢獻。
低碳生活23條準則
1、少用紙巾,重拾手帕,保護森林,低碳生活。
2、每張紙都雙面打印,雙面寫,相當于保留半片原本將被砍掉的森林;
3、隨手關燈、開關、拔插頭,這是第一步,也是個人修養的表現;不坐電梯走樓梯,既省下一點電,又換自己的健康;
4、請相信,癡迷皮草那不過是一種返祖沖動;
5、可以這么認為,氣候變暖一部分是出于對過度使用空調、暖氣的報復;
6、盡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因為制造它們所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
7、如果你知道西方一些海洋博物館里展出中國生產的魚翅罐頭,還會有這么好的食欲吃魚翅撈飯嗎;
8、未必紅木和真皮才能體現居家品味,建議使用竹制家具,因為竹子比樹木長得快;
9、其實利用太陽能這種環保能源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盡量把工作放在白天做;
10、過量肉食至少傷害三個對象:動物、你自己和地球;
11、如果堵車的隊伍太長,要先熄了火,安心等會兒;
12、定期檢查輪胎氣壓,氣量過低或過足都會增加油耗;
13、定期清洗空調,不僅為了健康,還可以省不少電;
14、跟老公交司機學習如何省油:少用急剎,把油門松了,靠慣性滑過去;
15、尤其是女性,洗個澡不要用掉四五十升水;
16、科學地勤儉節約是優良傳統;剩菜冷卻后,用保鮮膜包好再送進冰箱,熱氣不僅增加冰箱做功,還會結霜,雙重費電;
17、其實空調外機都是按照防水要求設計的,給它穿外套,只會降低散熱效果,當然費電;
18、洗衣粉出泡多少與洗凈能力之間無必然聯系,而低泡洗衣粉可以比高泡洗衣粉少漂洗幾次,省水省電省時間;
19、洗衣機開強檔比開弱檔更省電,還能延長機器壽命;
20、電視機在待機狀態下耗電量一般為其開機功率的10%左右;
21、如果只用電腦聽音樂,顯示器就可以調暗,或干脆關掉;
22、停車等人要熄火,盡量不要“熱車”,減少排放。
23、水可以進行多次利用,比如,洗完米的水可以用來澆花,米水里豐富的營養會使花兒長得更好;還可以將洗完衣物的水用來沖廁所等等。
低碳在生活中就是節約,只要我們在生活的細節處留心注意,就都能做到“環保低碳”。
辦公篇
多用電子郵件、MSN、QQ等即時通訊工具,少用打印機和傳真機。
在午餐休息時和下班后關閉電腦及顯示器,這樣做除省電外還可以將這些電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三分之一。
辦公室內種植一些凈化空氣的植物,如吊蘭、非洲菊、無花觀賞樺等,主要可吸收甲醛,也能分解復印機、打印機排放出的苯,并能咽下尼古丁。
我們每天都會收到商家發來的廣告宣傳單,大多數人對這些垃圾廣告的處理方式就是將它們丟進垃圾桶。要知道,為了節約成本,很少有商家會使用再生紙印制宣傳單。每天都有那么多木材制成的紙張白白地被當成垃圾一樣扔掉,著實讓人心疼。我們無法讓商家少發廣告宣傳單,就應充分地利用這些宣傳單。例如我們可以用它們做成小的裝飾品,既環保又不失時尚,從而真正地做到廢物利用。
交通篇
如果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軌道交通可比乘汽車減少17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開車族如果能做到以下幾點,也可讓駕駛變得更為“綠色”:
1.避免冷車啟動,減少怠速時間,盡量避免突然加速,選擇合適擋位,避免低擋跑高速,用黏度最低的潤滑油,定期更換機油,高速駕駛時不要開窗,輪胎氣壓要適當;
2.購買低價格、低油耗、低污染,同時安全系數不斷提高的小排量車。多步行或騎自行車,乘坐輕軌或者地鐵;
3.網上購物減少交通出行;
4.考慮到坐公交為世界環境做的貢獻,至少可以抵消一部分開私家車帶來的優越感;
5.如果堵車的隊伍太長,還是先熄了火,安心等會兒吧;
6.一般的車用93號汽油就夠了,盲目使用97號可能既費油,還傷發動機;
7.跟老公交司機學習如何省油:少用急剎,把油門松了,靠慣性滑過去;
8.洗同樣型號的一輛車,用桶盛水擦洗只是用水龍頭沖洗用水量的1/8;
9.盡量選用公共交通,開車出門購物要有購物計劃,盡可能一次購足。多步行,騎自行車,坐輕軌地鐵,少開車。
旅游篇
發展低碳旅游,培育低碳生活。應當成為新時期的重要戰略。其中包括3個重點:
一是轉變現有旅游模式,倡導公共交通和混合動力汽車、電動車、自行車等低碳或無碳方式,同時也豐富旅游生活,增加旅游項目。
二是扭轉奢華之風,強化方便、舒適的功能性,提升文化的品牌性。
三是加強旅游智能化發展,提高運行效率,同時及時全面引進節能減排技術,降低碳消耗,最終形成全產業鏈的循環經濟模式。
低碳生活=時尚生活
倡導低碳,呵護地球。簡單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歸真地去進行人與自然的活動,主要是從節電節氣和回收三個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包括以下一些低碳的良好生活習慣: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來洗手擦家具,干凈衛生,自然滋潤;
2、將廢舊報紙鋪墊在衣櫥的最底層,不僅可以吸潮,還能吸收衣柜中的異味;
3、用過的面膜紙也不要扔掉,用它來擦首飾、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帶,不僅擦得亮還能留下面膜紙的香氣;
4、喝過的茶葉渣,把它曬干,做一個茶葉枕頭,又舒適,還能幫助改善睡眠;
5、出門購物,自己帶環保袋,無論是免費或者收費的塑料袋,都減少使用;
6、出門自帶喝水杯,減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飯盒,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養成隨手關閉電器電源的習慣,避免浪費用電;
9、盡量不使用冰箱、空調,熱時可用電扇或扇子。
特別需要注意,但又容易被忽視的是:
1、每天使用傳統的發條鬧鐘,取代電子鬧鐘;
2、在午休和下班后關掉電腦電源;
3、一旦不用電燈、空調,隨手關掉;手機一旦充電完成,立即拔掉充電插頭;
4、選擇晾曬衣物,避免使用滾筒式干衣機;用在附近公園中的慢跑取代在跑步機上的45分鐘鍛煉;
5、用節能燈替換60瓦的燈泡;不開汽車改騎自行車,或步行;
6、在使用電腦時,盡量使用低亮度,開啟程序少些等,這樣可以節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