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結束了“諸侯割據”局面的中石化環保業務第一次整合成型。這家沒有經驗的新公司,能夠擔負起中石化龐大的節能環保業務么?
在節能環保方面一向分散作戰的石化產業,如今開始有了集中兵力作戰的趨勢。在這方面,中石化集團打了頭陣。
去 年8月,中石化節能環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節能環保公司)在湖北省武漢市正式揭牌成立。該公司是在石化油服所屬的江漢設計公司的基礎上轉型成立的,整 合了江漢設計公司和石油工程設計公司的專業力量,公司定位為中石化上游唯一的節能環保工程公司,是中石化上游節能環保政策研究及技術支持中心,是面向國內 外節能環保市場的綜合一體化工程承包商和技術服務商。
這改變了中石化此前的環保節能業務分散在包括設計院在內的各家石油工程單位中的局面。節能環保公司成立的前因后果有哪些?這個新生兒在面臨各種復雜形勢的情況下能否順利成長呢?
中石化節能環保公司總經理、教授級高工張建接受了《能源》雜志記者的獨家專訪。“我們首先要解決生存問題,然后再解決發展問題。”他說,“國內外都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借鑒,因此,我們必須要做一些創造性的工作才能更好的發展壯大。” 首家節能環保公司的前世今生
節能環保公司的出生要從2012年開始追溯。當年,中石化集團在上游板塊實行專業化重組,成立了石化油服公司,并對油田地面工程建設單位進行了整合,成立了中石化石油工程建設公司,隸屬于石化油服。
石 油工程建設公司共有石油工程設計、江漢設計等5家設計單位,以及勝利油建、中原建工等8家施工單位以及2家監理單位。2015年,中石化黨組提出“布局節 能環保產業,成立專業公司”的戰略,并將其作為中石化深化改革、轉型發展的重大舉措。此前,中石化上游節能環保業務未形成完善的產業鏈,存在資源體系分 散、技術轉化速度慢、缺乏機構配置等諸多問題,成立一個專業化的公司,就是要整合和統一部署現有資源,培養節能環保產業的專業化隊伍,實現對市場的快速反 應。節能環保公司正是順應這一戰略發展要求和產業發展目標而誕生的。
此前,中石化上游節能環保業務未形成完善的產業鏈,存在資 源體系分散、技術轉化速度慢、缺乏機構配置等諸多問題,成立一個專業化的公司后,可以整合和統一部署現有資源,培養節能環保產業的專業化隊伍,實現對市場 的快速反應。這也是江漢設計公司轉型為節能環保公司的大背景。
據《能源》雜志記者了解,節能環保公司的組建工作現已完成,該公司目前共有員工480余人,其中江漢設計420余人,石油工程設計60余人,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359人,占職工總人數的74%。2015年,該公司實現收入5.04億元。
在石化行業,國有的專業節能環保公司并不多,主要是一些民營企業分散在產業內的各個環節。中石化節能環保公司則是專業化的節能環保公司,是面向國內外節能環保市場的綜合一體化工程承包商和技術服務商,實現產業鏈的全覆蓋。這樣的模式在國內是第一次。
作為節能環保公司的掌舵人,張建曾在勝利設計院工作多年,從事過節能環保相關技術研發和項目實施,對節能環保業務有很深的了解,一直期盼著能成立一家專業的節能環保公司。如今節能環保公司成立了,但張建卻同時也感到了背負的壓力和巨大的挑戰。
“從 揭牌到現在差不多5個多月了,我們逐漸發現了目前公司的運作與原來想象的差別,有不少問題急需解決。”張建說,“不光是技術上的問題,還有市場開發方面的 問題。我現在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如何把一家以設計工程為主的公司改造成為節能環保工程科技公司,這是一個挑戰。”
低油價時代的危與機
盡管節能環保公司的成立有中石化作為強大的后盾,但其成立的時期卻是石油產業近年來的最低潮。國際油價已在低位徘徊數十個月,石油公司日子艱難,石化產業的節能環保業務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然而,談起低油價的影響,張建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是:“低油價對我們來說是天賜良機。”
張 建表示,在低油價情景下,雖然石油的產量和收益在下降,但環保方面的開支并未下降,反而在增加,石化產業節能環保業務進入了最佳時機。與此同時,低油價的 刺激使得石油公司必須提高節能環保技術水平,以抵御低油價的不良影響。“這些都是低油價給我們帶來的機遇。現在節能環保已經上升到頂層設計的高度了。”他 信心十足地說。
的確,如今有不少相關的民營企業也在往節能環保方面進行轉型。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日前發布的報告指出,在 國家強力推進污染治理以及著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大背景下,節能環保行業迎來了重大歷史發展機遇,成為國內最具成長性的朝陽產業之一。節能環保市場將成為 石化業未來最具增長潛力的市場之一。
張建說:“在低油價情況下,我們節能環保公司就要更加突出低成本、高效的節能環保技術。” 他舉例說,“比如說油基泥漿的處理,現在都是熱解法,處理成本非常高。而我們研發的新技術可以使其降低大概50—60%的成本,從而降低整個油氣田開發的 成本,這對石油公司來說有很大的吸引力。”
不過,張建也坦言,與環保業務受到高度重視不同,在低油價時期,節能的業務規模有所減小,需要有更強的技術水平和競爭力才能找到市場。 結 合多方面的因素,中石化節能環保公司為未來確定了五項工作重點:1、針對建設項目的節能環保,保證新項目、新設施的節能環保達標以及竣工后的生態修 復;2、生產過程的節能環保,滿足采油(氣)廠運營中的節能需求以及廢液、廢氣和固廢處理需求;3、作業和改造施工項目的節能環保;4、市政污水處理、生 活垃圾處置等社會市場節能環保業務;5、環境監測技術服務。
摸著石頭過河
對節能環保公司來說,優勢是明顯的:有中石化集團這樣一個大的市場作為支撐,繼承了中石化多年積累的專業資質和工程經驗,在起步發展階段有了堅實的基礎。但同時,其存在的弱點也是難以克服的,即國有企業機制體制的不靈活。
面對復雜的市場環境和全新的組織體系,節能環保公司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探尋出一條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此 前,中石化上游節能環保類項目的投資是跟其他項目捆綁在一起,上游各油田的節能環保市場劃分較為困難。節能環保公司成立之后,中石化集團也相應地對上游節 能環保類投資進行了管理模式創新,以油氣田開發節能環保EPC總包模式,節能環保公司進行整體和系統的管理和治理,實現了節能環保類項目的專業化操作。
目前節能環保公司正積極開拓市場,在涪陵頁巖氣開發、西北局、勝利油田、華東局都有項目正在運行和洽談,涉及污水處理、油基泥漿處理、煙氣治理、垃圾填埋等多個方面。目前暫無中石化外部業務,不過也已與國內多家科研機構和節能環保公司開展了技術合作。
節能環保公司在中石化的大樹下短期內沒有生存之憂,從但從長期來看,節能環保公司必須要走出中石化,真正地參與市場化競爭。
張建說:“我們計劃未來以更多模式開展節能環保業務。但是現在很多節能環保項目都是以BOT、BOO、PPP形式組織進行的,我們對這些新模式還沒有完全適應,我們以前都是EPC模式。”
他毫不隱晦地說:“新模式對我們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從管理模式、體系建立、到專業人才等,都需要新建立。這是我們的短板,也是我們面臨的最大的挑戰。”
另 一方面,江漢設計公司是典型的傳統型設計公司,原先的管理架構和模式不能適應節能環保轉型發展的要求。因此,節能環保公司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按照節 能環保業務發展的新要求進行組織架構的頂層設計。據張建介紹,目前該項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即將進行內部人員調整。
張建還表示,節能環保公司還有一個定位是作為一個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在利用好中石化資源的基礎上,掌握自己關鍵技術的同時,聯合社會上的技術、資金力量,包括先進的管理理念,使自己擁有較強的技術研發能力和技術集成能力,創造更大的效益。
眼下,以頁巖氣為主的非常規能源的開發是節能環保公司另一個重要機遇。江漢設計公司此前已設計完成了國家頁巖氣示范區——涪陵頁巖氣田一期50億方的產能建設,為節能環保公司進軍非常規能源市場奠定了基礎。
涪陵頁巖氣田二期的產能建設已經開始。中石化集團已決定將涪陵頁巖氣二期項目的節能環保業務作為一個整體的EPC試點,以總包的形式給節能環保公司來做,這在國內上游開發領域還是第一次。
“把 油田上游的全部相關業務都由節能環保公司打包來做,這完全是模式上的創新。”張建興奮地說,“我們給涪陵頁巖氣二期項目提供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管 理,提高整個節能環保工作的水平。而且這是一個可復制的模式。在該項目的執行過程中,會形成一個組織過程資產,變成一個可操作的體系、一個制度和模板。這 個項目是我們這兩年最重要的項目,是出經驗的地方,我們一定要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