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隨著經濟的發展與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長,我國重新恢復了煤制油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并作為石油替代戰略工程。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石油進口量的增長、國際石油價格的高漲,煤炭液化技術研發進一步加快。
截至目前,我國煤制油產業的發展呈現出技術多樣化、產品多元化的良好發展態勢:產業雛形初步形成,已經擁有350萬噸/年的運行產能以及到2020年之前3000萬噸/年的規劃和在建產能。
實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煤炭是我國基礎性能源,將長期在能源消費中占據主要地位,傳統的煤炭消費模式粗放、效率不高、污染嚴重,必須革命。煤制油是煤炭消費方式的重大變革,煤通過氣化轉化或液化轉化等化工過程轉化為清潔的油品,其生產過程中近2/3的CO2可低成本捕獲,為碳排放問題的徹底解決創造了先決條件;煤炭中的硫、磷、鹽分等元素可以全部分質回收;化工轉化過程中不產生SO2、NOx等污染物;廢渣可生產建材;特別是火電廠無法使用的高有害元素煤炭,或其他行業無法利用的低質煤炭,也可實現清潔利用。
2015年5月,神華集團完成了DDCL(煤直接液化柴油)在國Ⅴ排放SCR發動機上的排放性能試驗,結果滿足GB17691-2005 《車用壓燃式、氣體燃料點燃式發動機與汽車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Ⅲ、Ⅳ、Ⅴ階段)》標準國V階段排放要求,且保持較大的排放余量。
煤間接液化柴油硫含量極低,色度為零,烯烴含量及芳烴含量很低,十六烷值大于70,是我國未來實現清潔國六柴油升級的主要調配油品,經過6年多測試,尾氣排放符合歐洲Ⅴ號標準,比普通柴油節油8%~12%。2014年APEC期間,伊泰煤制清潔柴油在北京懷柔示范使用,結果表明,排放的顆粒物(PM)和氮氧化物(NOx)降幅達到59.74%和32%。
有利于產業進一步優化升級
目前,我國煤炭產能過剩的問題已經十分嚴重,對煤炭產業的生存和發展造成重大影響,化解產能過剩成為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間煤炭產業的主要任務。但客觀上已經實際形成的產能必須有序釋放,否則,將造成極大的浪費。因此,除了通過行政手段管住源頭以外,更主要的應在形成煤炭新的消費增長點上做文章。在當前技術條件下,1億噸煤制油品的轉化能力,可以消化4億噸左右的煤炭。因此,發展煤制油,增加對過剩煤炭的有效消費,是解決煤炭產能過剩問題的重要措施。
而且,我國煤炭產業轉型升級滯后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國務院已經指出了“煤炭工業轉型升級滯后”這一矛盾,加快煤炭產業轉型升級顯得十分緊迫。煤制油作為現代新型煤化工的重要內容,具有技術含量高、管理要求高、布局門檻高與產業鏈的地位高等特點,其產業的發展必將有利于我國煤炭產業結構、布局結構、組織結構和技術結構的全面調整與進一步優化升級。
產業發展受油價影響盈利困難
煤制油產業發展剛剛起步,我國開展煤制油技術研發和工程示范基于較高的國際油價。煤制油項目投資較大,原料價格對項目經濟性影響不敏感,產
品價格對項目經濟性影響十分敏感,在煤價為400元/噸的基礎上,70美元/桶是業界較為認可的盈虧平衡點,如果國際石油價格在70美元以下,項目很難盈利。
目前,國際原油價格已從2014年中的110美元/桶跌至30美元/桶左右水平。受此影響,煤制油產品價格也一路下滑,煤制油示范項目已嚴重虧損。
據調查,每生產一噸柴油,企業虧損1592.85元,略高于消費稅1411元;每生產一噸石腦油,企業虧損1835.99元,低于消費稅2105元。煤制油示范項目柴油綜合稅負為36.82%,其中消費稅稅負為27.53%,;石腦油綜合稅負為58.98%,其中消費稅稅負為48.71%,稅負過重嚴重影響企業生產經營。
此外,成品油定價機制不能體現優質優價。我國現行的成品油產業定價機制符合石油基煉制成品油的實際情況,但是沒有考慮到煤制油的實際生產成本,煤制油產業成本中原料煤成本占總成本比例低,但是投入高、折舊費高、財務費用高,每萬噸投資成本是同樣級別煉油產業的5倍~6倍。另外,煤制油品特性優于石油基油品,屬于清潔高效能源。但煤制油企業在很多方面缺少應有的話語權,不能實現產品的優質優價,享受不到油品零售環節應得的那部分利潤,這十分不利于產業、生產企業可持續發展。
確立煤制油產業戰略地位
因此,筆者建議,以更遠的眼光看待煤制油產業的發展,確立煤制油產業在我國能源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堅定煤制油產業的發展信心。
可以借鑒發達國家對于高新技術產業提供的財政、稅收和金融扶持政策,設立煤制油產業發展基金。有必要將煤制油項目列入《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目錄》中,將煤制油企業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充分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將煤制油項目恢復到《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中,保障煤制油企業享受到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改革成品油銷售機制,及時核準油品批發銷售資質,將煤基油品與石油煉制品區別對待,實行差別化的稅收及價格政策,實行優質優價。
同時,減免煤制油消費稅。消費稅是主要用于高耗能、高污染、高消費的消費品的稅種,而煤制油具有提高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的積極作用。因此,有關部門應當考慮煤制油產業的特殊性,改變煤制油企業稅收參照石油企業稅收的做法,實行差別化的較低稅收政策,參照發達工業國家對幼稚產業的扶持政策,減免相應的成品油消費稅、增值稅、所得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