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三上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综合视频,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節能技術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節能技術 >> 節能知識 >> 正文
【深度】 那些因素阻礙了污泥處理發展之路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6-4-12 22:15:09 用手機瀏覽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污水處理量越來越大,如不能安全處理處置,與生活垃圾一樣,如不能安全處理處置,將影響生活環境。如污泥得不到及時處理,將會導致污水處理廠內的污泥大量積壓,嚴重影響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營,甚至可能造成污水處理系統的全面癱瘓。

      在污泥產業探索近10年的張虎明,或將暫時告別污泥處理處置產業了,并且短期內似乎并沒有重返產業的打算。由于缺乏有效的商業模式,張虎明無奈的將眼光轉向了相對末端的土壤重金屬治理。

      非典期間,生物醫藥學出身的張虎明作為特聘專家,探索出了生物多肽活性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其根本原理是利用培養的生物菌將污泥活化,通過與污泥中的有害物質相互作用使有害物質降解,最終的產生可被有效利用的資源。這種技術后來得到西安市科委的認可,張虎明旗下的西安某知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旋即成為示范項目所在地。

      然而,如今的張虎明已沒有當年的躊躇滿志,在談到污泥治理時,卻頗具幾分無奈。這樣的境遇并非孤例,早年已促成的污泥處理項目中,不但一部分中途流產,甚至有傳出政企雙方“互撕”的傳聞。

      曾有專家預計,作為污水處理的重要產物,污泥處理處置在2011年持續走熱,成為新的市場熱點。但5年過去了,市場中的樂觀情緒早已消失的無影無蹤。2015年7月11日,住建部城建司水務處處長曹燕進在2015污泥高峰論壇上表示:“截至2014年底,中國近50%的城市污泥未做到無害化處理。”

      市場遇冷背后,暴露的是污泥處理的多處短板。

      污泥無害化處理難度大

      “實際運行過程中,由于污泥的處置成本較高,大多數污水處理廠都沒有建設污泥處理裝置,而是通過簡單的濃縮脫水(含水率降低到80%以下)之后,運輸到指定地方進行堆砌和填埋。堆砌和填埋會造成對地下水和土壤的二次污染。”全國灰霾防治行業聯合組織秘書長李軍洋指出,我國污泥的實際有效處置率不到25%,污泥處置方式亟待改變。

      李軍洋介紹,污泥干化焚燒可以將生物質能轉化為熱能,實現污泥的減量化。根據研究,我國市政污泥的熱值含量的均值為1185kJ/kg(干泥),污泥的干基熱值與生活垃圾的熱值差不多,但是污泥的含水量較高,一般采取與煤摻燒。

      “污泥處理一直是困擾我們的重大環境問題。”曾經擔任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治司司長的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趙華林說,“如果要將污泥無害化處理,每噸要增加0.2元的投資,這對每個城市來說都是比較沉重的負擔。”

      專家介紹,我國目前污泥處理處置政策不僅數量少且較為滯后,缺乏強制性的政策導致社會仍舊對污泥問題遠低于重視水污染和大氣污染的程度,尤其對于污水處理廠的運營企業來說也缺少應有的緊迫感。目前我國的污泥處理處置市場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

      據了解,我國近年來陸續建設了一些污泥干化焚燒項目,如上海石洞口、上海竹園、深圳老虎坑、深圳上洋、杭州七格污水處理廠、成都第一城市污水污泥處理廠等,總體處理能力占污泥產量的比例仍然極低。污泥焚燒在我國應用受限的原因主要包括用地限制、投資大、運行成本高等,其中經濟因素為主要原因。

      處置一噸污泥要花多少錢?

      針對目前國內污泥處理處置項目(以BOT項目為主),《中國污泥處理處置市場分析報告(2014版)》指出,由于統計口徑、地區物價不同等各方面原因,不同技術路線成本差異較大。

      而從BOT項目角度來看,報告給出的污泥處理處置全成本區間在150元/噸~500元/噸,平均成本為270元/噸,折合到污水處理費中約合0.2元/噸(按每萬噸水產生7噸含水率80%的污泥)。

      而且由于成本數據相對敏感,各方不愿公開與共享,造成最終的調研結果與實際有一定的偏差。以干化焚燒為例,根據調研,目前國內幾個公開的干化焚燒項目,其成本運行費用為200元/噸—300元/噸,然而這一數據卻被業內質疑。多位行業內熟知污泥焚燒項目的人士透露,目前國內運營的污泥干化焚燒項目的運行成本均在400元/噸—500元/噸之間。

      上海環境院總工程師楊新海指出,如果包括折舊以及最終的處置成本,污泥處理處置全成本一般超過500元/噸,折合成水費為0.35元/噸。就目前的水平來看,300元/噸以下的價格,在發達地區基本是無法完成全過程商業運行的。協同處理的成本往往會稍低些,如垃圾焚燒廠協同處置,一般包括利潤的全成本為400元/噸左右。

      目前全國36個省會城市及計劃單列市的污水處理費平均為0.82元/噸,與國家要求的污水處理費還有一定的差距。重點城市的污水處理費上漲已是難題,更何況其他地、縣級城市。

      污泥處理處置費用應該被納入污水處理費,并在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再次明確。但是,根據E20研究院調研結果顯示,目前,將污泥處理處置費用納入污水處理費用的地方僅有北京市、江蘇省太湖地區、江蘇省常州市、廣州市等部分地區。其中,江蘇地區污水處理費相對較高,其污泥處置費為0.2元/噸,在污水處理費中占比僅為15%左右;廣州市僅有4分錢。

      在目前全國污水處理費還不到位的情況下,污泥處理處置費用的到位就更難。

      何以促成產業鏈

      事實上,污泥和污水,處理和處置,兩次割裂讓污泥落后不止十年第一次割裂發生在污水和污泥之間。

      在我國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早期,以投資為導向,污泥的問題被有意地忽略了。從國外全盤引進的污水處理設施本該就有對污泥的規劃、設計、設施、成本考量,但由于“錢緊”的緣故,只能先解決最緊要的問題。

      由于多種原因,重水輕泥的思路后來得到沿襲。這一從上至下持續的割裂不僅使得污泥處理處置與污水處理嚴重不均衡,還增加了“補課”的難度:在很多業已發展起來的城市中,污水處理廠內沒有空間建處理項目,集中處理也難以選址;污泥處置銷納渠道過于單一。

      與后來一路高歌猛進的污水處理行業相比,污泥處理處置明確主體,落實責任、收費、監管的進展,比本該齊頭并進的污水落后了接近十年,而行業技術解決能力、主體成熟度的差距也許更大。

      第二次割裂則發生在污泥的處理和處置間。

      由污泥處置方向才能倒推處理路線。我近年來接觸到的專家和一些企業都在強調這一基本思路。但污泥問題在開始得到自上而下的重視后,這一理念卻沒有得到落實。

      比如主流技術路線在國內屢屢遭遇“滑鐵盧”,和處置方向不明確有著很大關系;比如對污泥處置,國家尚無明確考核指標,卻對污泥出廠含水率先有硬性要求。于是國內的技術探索幾乎一窩蜂地去脫水。在政策層當時確定的主要技術路線中,除了焚燒可以“簡單粗暴”解決問題外,制肥、建材都離不開穩定持續的銷納去向。而這一點,需要政府采購的全力保證,幫助行業理順產業鏈條。

      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企業要做技術探索的主體,但前提離不開明晰、科學的技術導向和評判原則;當問題的解決不單是技術問題,更是管理問題時,包括政府部門在內的相關各方,就不能光是“圍觀”前者的獨木難支。

      鏈接:污泥處遭遇平臺期 技術與政策要雙管齊下

      污水處理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的共識,絕大多數城市都配備了污水處理設施,但對污水處理廠排出的污泥如何處理,卻是一個尚未解決的老大難問題。

      污泥產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應該聯合各方力量,充分讓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充分認識污泥問題,切實提出解決方案,使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相比污水,污泥的“毒性”更大。和城市污水的結構相似,污泥主要由生活污泥和工業污泥組成,其中生活污泥約占7成,工業污泥約占3成。

      生活污泥以有機質為主,并含有大量的氮、磷、鉀,以及病原菌和寄生蟲,容易腐敗,散發出惡臭難聞的氣味;工業污泥沉淀有重金屬及有毒物質銅、鋅、鉻、汞、鎘、砷以及環芳香烴、多氯聯苯等令人談之色變的致癌毒物。

      污泥處理處置需政策技術雙管齊下,目前,污泥產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應該聯合各方力量,充分讓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充分認識污泥問題,切實提出解決方案,使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直以來,污泥處理處置的技術與案例備受關注,明確和提高污泥處理處置標準,加強監督與管理;加大投資,倡導政府采購污泥專業化服務;以標準化、科學化、專業化為準則,在現有技術體系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技術路線的指導性和實用性,推薦先進適用、有優秀案例的技術工程方案,以標準化、科學化、專業化為準則,實現行業技術升級。

      積極探索商業模式的發展與創新,配合政府做好污泥處理處置工作,提供污泥處理處置的專業化服務,提升污泥處理處置的效率與服務質量。政策明朗、技術進步、投資清晰、管理明確,只有多管齊下,才能真正推動整個產業實現持續、良性發展。

      污泥處置方式優點缺點,污泥土地利用營養成分較豐富,典型的污水廠污泥中含有氮4%、磷2.5%和鉀0.5%左右,污泥施用于農田后,具有改良土壤結構、增加土壤肥力、促進作物生長及能夠回收利用有機質等特定,合理開發利用污泥,既可以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又可以為農業開辟有機肥源。污泥中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傳播,污染土壤、空氣、水源,甚至進入食物鏈危及人類健康;污泥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屬,會對動植物產生毒害作用,并可以通過食物鏈富集,影響人類健康;還有些污泥含鹽量較高會明顯提高土壤的電導率,過高的鹽分會破壞養分之間的平衡,降低土壤的利用價值。

      污泥填埋投資少、容量大、見效快需要大量土地容納污泥,而且填埋場地建設和污泥運輸費用較高,填容量有限;填埋場有害成分的滲漏可能會對地下水造成污染,場地的臭氣問題造成二次污染。

      污泥焚燒可以迅速和較大程度的使污泥減容;污泥焚燒可以迅速將污泥氧化并釋放出一定的能量;所含重金屬在高溫下被氧化成穩定的氧化物,殘渣無菌無臭,熱量可以被利用。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建設和運行費用高;工藝設計和設備復雜,對操作人員的素質和技術水平要求高;焚燒時會產生大量的有害物質如二噁英等氣體污染空氣,控制不當容易造成二次環境污染。

      污泥干化后的污泥性能穩定、臭味消除、無病原物設備初期投資大,能耗大、運行費高。重金屬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是污泥處理兩大瓶頸,生活污水處理廠中,重金屬含量低的污泥土地利用是目前經濟、低碳、資源循環利用的最佳技術路線之一。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機質,氮磷鉀營養物質,利于后續的資源化利用,尤其是磷含量豐富,污泥產品可滿足農業20%~30%的磷需求。然而,污泥土地利用面臨的最大瓶頸是重金屬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在重金屬控制方面,德國做得較好。1977年以后,德國的污泥中大部分重金屬都呈下降趨勢,銅、鎳等元素的含量最近幾年基本趨于穩定。究其原因,德國污泥處理費用較高,主要通過水費覆蓋,企業若想最大程度降低成本,必不可少的是做好污泥穩定化。并在此基礎上,將污泥進行土地利用,實現資源化。資源化是污泥處理處置的必然選擇之一,穩定化則是污泥土地利用的核心。

      污泥土地利用的另一個瓶頸是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在污水處理過程中,部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會轉移到污泥中,并在污泥處理過程中具有遷移規律。這是否會增加未來污泥土地利用的風險,目前在國際上是一個還未定性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技術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伦春自治旗| 石棉县| 山西省| 当涂县| 湖口县| 银川市| 古浪县| 西吉县| 开远市| 舒城县| 濮阳市| 乌兰察布市| 丹江口市| 普定县| 朔州市| 安阳市| 许昌市| 肥城市| 马关县| 广汉市| 璧山县| 遵义市| 舒兰市| 平泉县| 邯郸市| 河北省| 浮梁县| 广水市| 灌云县| 临颍县| 东阿县| 承德县| 若尔盖县| 江油市| 扶绥县| 洛隆县| 五华县| 化德县| 景德镇市| 大邑县| 上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