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三上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综合视频,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節能技術  中國節能產業網 >> 節能技術 >> 節能知識 >> 正文
全國八成水資源遭污染不能飲用 水安全如何保障?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6-4-12 22:24:06 用手機瀏覽

 水利部最近公開的2016年1月《地下水動態月報》(以下簡稱《月報》)顯示,全國地下水普遍“水質較差”。具體來看,水利部于2015年對分布于松遼平原、黃淮海平原、山西及西北地區盆地和平原、江漢平原的2103眼地下水水井進行了監測,監測結果顯示:IV類水691個,占32.9%;V類水994個,占47.3%,兩者合計占比為80.2%。

      值得注意的是,IV類水主要適用于一般工業用水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已經不適合人類飲用,V類水污染就更加嚴重。這也意味著,超八成地下水遭受污染威脅。《月報》還顯示,主要污染指標中“三氮”污染情況較重,部分地區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屬和有毒有機物污染。

      與此同時,地下水還遭受嚴重的超采威脅。數據顯示,2016年1月,全國主要平原區地下水儲存量比去年同期減少82.4億立方米(約82.4億噸)。

      多為淺層地下水

      在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和松遼等流域,污染和超采正在成為流域內地下水的主要威脅。

      在水利部本輪地下水監測中,監測范圍基本涵蓋了地下水開發利用程度較大、污染較嚴重的地區,監測對象以淺層地下水為主,易受地表或土壤水污染下滲影響,水質評價結果總體較差。

      本輪2103眼水井的水質評價結果顯示:無I類水,II至III類水418個,占總數的19.9%;IV類水691個,占32.9%;V類水994個,占47.3%。

      其中,主要污染指標除總硬度、錳、鐵和氟化物可能由于水文地質化學背景而監測值偏高外,“三氮”污染情況較重,部分地區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屬和有毒有機物污染。

      本輪全國范圍內的監測,正是按照2011年公布的《全國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的部署,為摸清地下水污染的“家底”,規劃提出到2015年要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狀況。

      “IV類水已經不適合人類飲用,V類水污染就更加嚴重。實際上,這兩類水都已經不太適合人類接觸。”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監測流域和監測對象看,這個高達80%的數值并不特別令人驚訝。其中出現的重金屬和有毒有機物污染,是因為流經城市的淺層地下水,更容易遭受農業面源、工業廢棄物以及垃圾掩埋污染。”

      值得注意的是,淺層地下水的污染,與地表水的污染存在“相互影響”的關系。馬軍指出,“以淺層地下水為主要監測對象的結果,也說明流域內地表水亦存在相應污染。旱季時,淺層地下水會補給地表水;同理,地下水的補給來自地表水。”

      污染、超采威脅“水安全”

      地下水遭受污染,或產生嚴重的“水安全”問題。

      根據此前國土資源部的統計數據,目前全國657個城市中,有400多個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全國范圍內,有近70%的人口飲用地下水。那么高達八成的地下水污染監測結果,會影響居民飲用水的安全嗎?

      “一般來說,城市內多采用深層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源,深層地下水不易遭受污染。”馬軍說,“但還有很多農村地區居民飲用淺層地下水,污染將主要對他們帶來影響。”

      值得一提的,除污染問題外,超采也是我國保障“水安全”的一大威脅。

      《月報》數據顯示,2016年1月,全國主要平原區地下水儲存量比去年同期減少82.4億立方米,單黃淮海平原就減少了49.2億立方米,其中又以河北地區地下水儲存量減少為首:一年間,河北地區減少了22.1億立方米的地下水。

      馬軍表示,“針對地下水的治理,其花費更甚于治理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問題相對復雜,而地下水的超采,還會帶來地縫、塌陷等次生災害。”

      外媒眼中的中國水污染:比空氣污染更嚴重

      中國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海河、遼河、淮河、黃河、松花江、長江和珠江7大江河水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萬里海疆形勢也不容樂觀,赤潮年年如期而至。在美麗的渤海灣,濁流迸濺,海面上漂浮著油污。

      中國同時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家之一,淡水資源還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1/4。50年代,北京的水井在地表下約5米處就能打出水來,現北京4萬口井平均深達49米,地下水資源已近枯竭。

      內地的環境污染問題一直是外媒報道熱點,在最新一篇《如果你覺得中國的空氣臟,你應該去看看那里的水》組圖中,盤點中國各地日益惡化的水污染問題,令人觸目驚心。

      變化環境下的水安全:問題與對策

      “十三五”期間中國水資源的重大需求是什么呢?其核心是支撐2020—2050年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及健康,要有良好的生態關系,這里涉及到水安全的保障問題,我們的挑戰是什么?如何在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理念下,破解中國復雜的水安全問題,包括城市水、農業水、環境水、生態水以及國際河流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全社會節水是唯一必經之路

      中國用水的總量呈增長趨勢,人口是剛性的,人口增長了,水用量必然要增長,針對這個問題,建議加速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和社會節水戰略。

      舉一個例子,2012年UNEP國際水戰略項目中有一個啟示,他們提出怎么樣提高水的生產率,不是利用效率,水的生產率是指從生態系統影響中解耦經濟增長。未來幾十年,人類的主要挑戰在于滿足2050年高達90億人口所需的能源、土地、水資源和材料的需求,同時要承受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和健康威脅的影響。為應對這一挑戰,國際上提出“綠色經濟”轉型,綠色增長、綠色發展,要朝這塊轉型,探索生產和消費的可持續模式,為實現該目標,需要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及水資源利用效率方面進行大量的投資。

      以新加坡為例,因為新加坡的例子是國際水組織比較提倡的、非常好的用水模式,新加坡經濟增長25倍,用水量只增長5倍,新加坡居民住宅用水量(1995-2005)不是零增長,而是衰減的,怎么達到衰減呢?在用水量減少的情況下,實際上保證了生態環境的用水,為了做到這點,它實現海水淡化、中水循環,通過高科技的循環利用生產出來的水可以直接喝,過去馬來西亞向新加坡供水,就像深圳向香港供水,如果馬來西亞不向新加坡供水,他們就會發生國家戰爭,現在新加坡通過發動它的節水戰略,每個房屋自備的雨水利用都做到了極致,所以他們不需要馬來西亞也能獨立供水,我覺得這對我們是一個非常好的啟示。

      保障水安全需要依靠科技創新,只有科技創新才能解決剛才說的瓶頸問題,中國經濟要發展,要有非常好的生態環境,好的生態環境就需要水,社會經濟也需要水,怎么處理好這樣一個矛盾呢?我們面臨著一個非常復雜的水系統問題,它不光是水量、水質、社會經濟、人文活動。要解決問題,科技創新與現代化管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比如低成本高效率污水處理新技術,在生物膜方面需要有創新;還比如海水淡化,這是有條件的,它必須靠近海,沒有海,成本照樣上去,海水淡化中的能源消耗是非常厲害的。此外,虛擬水/流域水的綜合管理,都需要科技創新。

      中國要實現水的可持續利用,水管理的體制與制度創新至關重要。過去中國是“九龍治水”,是從防洪的角度,而現在面臨著水量和水質問題,涉水部門多,但尚無全國層面的節水法律法規,同時我們要喚醒公眾的節水意識。建議盡快制定國家水安全中長期規劃和戰略線圖,從中國國情和發達國家的水管理經驗教訓看,以2020年零增長,2030-2050年逐步實現負增長為總體目標,制定中國水安全的戰略目標。有效的途徑就是“產學研用政”協同與聯合的中國水安全科技創新聯盟,來把城市水、農業水、環境水、生態水、流域水以及國際河流統籌管理,其中產業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教育為本,道德為先。道德就是要重視水,把水作為生命之源,建議積極推動節約水資源、保護環境、生態文明建設的公共教育與宣傳,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實現全民教育、全民行動,希望在全國甚至在農村進一步拓展。為實現水美中國,為子孫后代留下清潔的水、土地與空氣,可持續發展的中國夢目標,大家一起努力、奉獻與奮斗。

      多地出臺地方性水污染治理防治計劃

      多地近日出臺地方性水污染治理防治計劃,進一步細化“水十條”。從政策來看,普遍強調污水處理廠提標、地表水環境提標和城市黑臭水體的治理。分析人士指出,污水廠提標改造市場達近千億元,預計“十三五”期間水治理行業仍將快速發展;同時,黑臭水體治理市場未來兩年將集中爆發,流域治理、黑臭水體治理、污泥治理領域值得關注。

      據中國證券報4月1日消息,根據《長春市落實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方案》,到2020年,飲馬河、伊通河、卡岔河、沐石河等水質消滅劣Ⅴ類,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全部達到或優于Ⅲ類,并將整治37處黑臭水體。

      《安徽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2016年底前,全部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十小”企業;到2017年,劃定并公布地面沉降控制區范圍;2020年底前,基本消除目前存在的225條城市黑臭水體,城市和縣城建成區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95%以上。

      按照上海市“十三五”河道水環境治理目標,到2020年,上海市重點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78%。南寧市提出,今年實現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20%以上,爭取達到40%的目標,2017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內河流、湖泊、坑塘等黑臭水體。佛山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則表示,到2016年底,全市6條黑臭河涌要基本消除黑臭。

      污水治理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城鎮黑臭水體現象嚴重,水污染涉及范圍廣泛,推進水污染治理尤其緊迫。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長章林偉近日表示,通過對全國地級以上城市進行排查,全國的黑臭水體數量為1880個,其中重度污染613個,輕度污染1267個。

      在此背景下,“十三五”期間,水污染處理尤其是工業污水處理板塊被列入工作重點。“水十條”得到細化后,將對污水處理企業形成長期利好,尤其是水務設備行業、污泥處理、再生水利用等細分領域企業有望步入快速成長期。

      據E20研究院測算,截至2020年,要實現國家提出的黑臭水體比例在10%以下的治理目標,市場空間規模將達4000多億元。目前各地方政府都在制定本地的治理目標,由環保企業參與黑臭水體治理的PPP模式被認為更具可操作性。A股中碧水源、興源環境、博世科等上市公司,涉及水污染防治相關業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技術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凉市| 奉贤区| 垣曲县| 五大连池市| 儋州市| 武安市| 乐亭县| 铜山县| 剑川县| 库车县| 湖北省| 满城县| 高唐县| 酉阳| 万年县| 罗定市| 嘉善县| 吴忠市| 乌拉特前旗| 昔阳县| 兴城市| 称多县| 屯留县| 巴马| 凉城县| 东港市| 南靖县| 龙井市| 隆化县| 荆门市| 英德市| 贵州省| 义乌市| 长武县| 汪清县| 桑日县| 来宾市| 武胜县| 鲜城| 吉木萨尔县| 丽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