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服務業是為用能單位提供服務的,現在很多用能單位日子不好過,節能服務業日子又怎能好過?”談及大量節能服務公司處于休眠狀態、找項目難回款難的現狀,不少業內人士發出如此感慨。
盡管如此,節能市場仍是無邊無際的藍海。“市場很大,和我有關系也沒關系,關鍵是找準自己的定位。”一家堅持下來并且業務越來越多的節能服務企業負責人說。
專業化深耕難邁的檻太多,得找準自己的定位
與傳統產業相比,節能服務業有很高的資金、技術門檻。節能改造項目投資少則上百萬,多則數千萬,如果用能單位見到節能效益后不能履約回款,節能服務公司無法良性運轉。如果由于節能改造技術的局限性無法產生節能效益,節能服務公司自然也不可能收回投資成本。
而好的節能技術,也未必能得到推廣。3年前,永能節能為天發舜和酒店安裝了水源熱泵,利用工商河河水供熱、供冷并提供生活熱水,每年為酒店節省能源費用96萬元。“河水經過水源熱泵系統凈化后再流回河里,只是水的溫度變了,夏天變熱,冬天變冷。對河水沒有任何不好的影響,而且水質得到提升。”永能節能董事長王彥洪介紹,這個項目被省建設廳評為優秀節能項目,他原計劃將小清河、大明湖、工商河沿岸的酒店全部進行節能改造,供熱不燒鍋爐自然可以大大減少市區排污,還為酒店節約能源。省、市節能辦都非常認可、支持,無奈擁有湖、河管理權的園林局不同意,再沒有第二個類似項目誕生。
“節能服務是一個在夾縫中生存的行業。”記者聯系到山東諾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常春榮時,他正在大連機場乘機,匆匆一句話,卻道出了諸多同行業人士的辛酸。話鋒一轉,他同樣認為這是一個市場空間巨大的行業,“以生產一噸鋼的能耗為例,中國未經節能改造的企業需要600公斤標準煤,日本僅需要300公斤標準煤。”據了解,諾德一直深耕工業節能,由于鋼鐵行業處于去產能的特殊時期,其在尋找合作伙伴時也會非常謹慎。
受民營企業資金、技術局限,節能服務公司往往專注于一個領域。富邦能源長期從事建筑機電一體化節能,尤其是在照明節能改造方面做到了全省第一。負責人鐘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得很實在:“節能市場很大,和我有關系也沒關系,在節能服務這個細分行業做得更細,我們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新大路節能服務公司負責人則表示,經過六七年的摸索,他們決定將業務開拓重點由節電轉向光伏發電、垃圾處理,尤其是利用國際最先進的技術進行垃圾無害化處理,層層分離變廢為寶,這是濟南等城市亟需解決的問題。
產業化探索從別人口袋掏錢,不如發展自己的產業?
在濟南節能服務市場,永能節能有較大的知名度,因其有大量的發明專利,在節能改造中使用的技術和產品都是自己研發。或許是煤礦項目回款難“太受傷”,永能節能目前已經把更多精力轉向發展自己的產業。董事長王彥洪透露,將以政府與社會資本聯合開發的PPP模式,在山東的莒南、費縣兩地發展循環經濟,大量種植經濟作物牡丹、葛根、紅樹梅、巨菌草等,利用農林廢棄物如農業秸桿、林業剪枝進行生物質發電,同時生產木炭、活性炭、有機肥、蒸汽,通過能源綜合利用,產生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將是非常可觀的。“與濟南的商河也有合作意向在談。一個循環經濟項目的投資可達四五億元,這在山東并無先例。”
近期,王彥洪還到莫桑比克考察,準備把循環經濟發展到地廣人稀、植物資源豐富的非洲。
“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投資大產出慢,從別人口袋掏錢不容易,很多節能服務公司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從節能服務發展到節能產業是一個新的趨勢,這也有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濟南市節能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永能的循環經濟備受關注,山東耀通也在發展自己的產業,生產空氣凈化器。
據了解,生產節能產品同時提供節能服務的企業也不在少數。魯電節能董事長楊東廷告訴記者:“公司最早的業務是生產節電設備,后來也做了8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用節能產品生產銷售的利潤貼補節能服務,產業與服務相輔相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