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福建省泉州市經信委獲悉,為促進泉州市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科學合理利用能源,從源頭上杜絕能源浪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強能源消費總量管理,日前,泉州市節能辦印發《泉州市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項目開工建設竣工驗收節能審查意見是重要依據
《辦法》適用于泉州市各級政府投資主管部門管理的,在泉州市行政區域內建設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意見是項目開工建設、竣工驗收和運營管理的重要依據。
根據《辦法》,政府投資項目,建設單位在報送項目研究報告前,需取得節能審查機關出具的節能審查意見;企業投資項目,建設單位需在開工建設前取得節能審查機關出具的節能審查意見。
《辦法》規定了節能審查的職責和范圍。其中,市節能辦設在市經信委,是全市節能工作的綜合協調機構。市、縣負責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批、核準或者備案的經信、發改部門為所轄行政區域的節能審查機關,各自根據項目審批、核準或者備案權限開展審查工作。
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職責權限,按照項目能源消費量和項目管理權限確定。
具體包括以下幾種類型,須由省發改委審批、核準或備案的,且年綜合能源消費量不足5000噸標準煤的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由市發改委負責;須由省經信委審批、核準或備案的,且年綜合能源消費量不足5000噸標準煤的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由市經信委負責。
由市發改部門審批、核準或備案的,且年綜合能源消費量5000噸標準煤以下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由市發改委負責;由市經信部門審批、核準或備案的,且年綜合能源消費量5000噸標準煤以下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由市經信委負責。
由縣發改部門審批、核準或備案的,且年綜合能源消費量3000噸標準煤(含)到5000噸標準煤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由市發改委負責;由縣經信部門審批、核準或備案的,且年綜合能源消費量3000噸標準煤(含)到5000噸標準煤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由市經信委負責。
由縣發改部門審批、核準或備案的,且年綜合能源消費量1000噸標準煤(含)到3000噸標準煤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由縣發改部門負責;由縣經信部門審批、核準或備案的,且年綜合能源消費量1000噸標準煤(含)到3000噸標準煤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由縣經信部門負責。
項目節能審查納入在線審批監管平臺
《辦法》明確,需要單獨進行節能審查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建設單位應編制節能報告。節能報告內容應包括,分析評價依據,項目建設方案的節能分析和比選,項目節能技術和管理措施,項目能耗情況分析,能源消耗影響評價等。
節能審查機關受理建設單位報送的項目節能報告后,應在5個工作日內委托節能專業技術機構進行評審;節能專業技術機構應在30個工作日內形成評審意見,作為節能審查的重要依據。
節能審查機關應依據項目是否符合節能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政策;項目用能分析是否客觀準確,方法是否科學,結論是否準確;節能措施是否合理可行;項目的能源消費量和能效水平是否滿足本地區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管理要求等對項目節能報告進行審查。節能審查意見自印發之日起2年內有效。
同時,《辦法》規定,通過節能審查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建設內容、用能工藝、能效水平等發生重大變動的,或者年綜合能源消費量超過節能審查意見規定水平10%(年綜合能源消費量達20萬噸標準煤以上的項目為5%)及以上的,建設單位應當在項目開工建設前向節能審查機關提出變更申請。
值得一提的是,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應納入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統一管理,通過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生成的項目代碼辦理相關手續,實行網上受理、辦理、監管和服務,實現審查過程和結果的可查詢、可追溯、可監督。
違法違規信息通過網站向社會公開
在監督管理方面,《辦法》明確,對未按規定進行節能審查,或節能審查未獲通過,擅自開工建設或擅自投入生產、使用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由節能主管部門(節能辦)責令停止建設或停止生產、使用,限期改造;不能改造或逾期不改造及未改造到位的生產性項目,由節能主管部門(節能辦)報請本級政府責令關閉;并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值得關注的是,節能主管部門(節能辦)和節能審查機關對建設單位、中介機構等的違法違規信息進行記錄,將違法違規信息納入泉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投資項目審批監管平臺,在“信用泉州”等網站向社會公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