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綠色更代表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眾的期盼。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將綠色發展作為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個重要理念,作為“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基本理念。目前,新疆正致力于建設美麗新疆、潔凈新疆。發展綠色新能源產業,既是貫徹黨中央新發展理念,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也是發揮新疆能源資源優勢、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途徑。
“十二五”期間,全疆累計新建節能建筑1.5億平方米,較“十一五”增長32.7%,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7934萬平方米,是“十一五”時期的6.42倍,節能不斷撐起了新疆綠色建筑的“風帆”。
人居環境悄然“綠化”
在烏市華源·博雅馨園小區,市民李成亮感到小區綠化環境好,房屋寬敞、冬暖夏涼并且氣密性好、噪音小,用上太陽能熱水器每年可省數百元電費,中水回用非常節水,小區智能化管理水平挺高,每天回到家里都非常舒心……
在吐魯番新城區新能源示范區里,住在能惠園的市民張海已經深深地愛上搬來不過兩三年的新家。這里利用地源熱泵為居民夏季供冷冬季供熱,利用太陽能光熱提供生活熱水,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提供生活用電、市政設施照明,還能為電動公交車和出租車等綠色交通工具充電。作為全國屈指可數的新能源示范區,這里已大幅降低了生活碳排放、實現了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
在烏市幸福路,西北地區首個被動式建筑“幸福堡”已經運行近兩年。這是一幢比起普通建筑節約90%能耗的高能效建筑,驚人的節能功效和更高的居住舒適度令人贊嘆……
從單個的建筑到成片小區乃至城區,從綠色建筑延伸至綠色生態城區建設,以建筑節能為推進器的綠色建筑在全疆“遍地開花”。為實現節能建筑升級,各種建筑越來越多地被賦予綠色、低碳、生態、環保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悄然“綠化”著全區的人居環境。
據悉,新疆綠色建筑發展已取得可喜成效!笆濉蹦陆司》拷ㄖ娣e已由“十一五”末的26.02平方米增加到30.7平方米。綠色建筑從無到有,建成綠色建筑568.06萬平方米。建成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項目1400萬平方米,是“十一五”的2.3倍,建成綠色生態城區1個(吐魯番新城區),新疆華源集團“華源·博雅馨園”等16個項目獲綠色建筑標識。
建筑節能標準“步步高”
“推行建筑節能工作10余年來,自治區節能標準已從之前的30%、50%提高至目前的65%,部分城市率先執行75%標準,建筑節能標準可謂是‘步步高’!3月19日,自治區住建廳建筑節能與科教處處長史正武對記者說。據悉,原先烏魯木齊市每平方米建筑面積的年采暖能耗約為34千克標煤,實施50%的標準年采暖能耗可降為17千克標煤,實施65%的標準年采暖能耗約為12千克標煤,實施75%的標準年采暖能耗約為9千克標煤。
“從34千克標煤減到9千克標煤是個艱巨的任務,目前全疆正在努力開展建筑節能工作!笔氛湔f,從2012年起,自治區新建居住建筑全面執行節能65%強制性標準,而作為新疆首府的烏魯木齊市則于2015年率先執行75%節能標準。
記者從住建廳了解到,為提高建筑節能效益,除新建建筑強制執行節能標準外,近些年全疆也加快了對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的步伐。按節能50%標準,通過提高鍋爐供熱管網效率、改造外墻保溫等措施,降低既有居住建筑的采暖能耗。
2015年,全疆新建節能建筑3000萬平方米,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753.77萬平方米。今年的目標是新建節能建筑3000萬平方米,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1000萬平方米。在新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全面執行節能65%強制性標準的基礎上,全疆還將在除烏市外的部分地州市積極推廣執行居住建筑節能75%標準。
綠色“腳步”加快
近年來,國家及自治區有關綠色建筑發展、綠色建材推廣的標準、方案密集出臺,為綠色建筑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自治區建筑業發展的綠色腳步也在加快。
據悉,自2014年起,自治區對政府投資的辦公建筑、學校、醫院、博物館等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2萬平方米以上)、烏魯木齊市、克拉瑪依市保障性住房強制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引導房地產開發商建設綠色建筑,鼓勵城市新區建設及舊城區改造也按照綠色生態低碳理念進行規劃設計及建設。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自治區建筑業改革將大力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核心內容是裝配式建筑,裝配式建筑是實現綠色建筑的捷徑,是通過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應用,將有效降低建筑全壽命期的能耗,減少建筑垃圾和揚塵,實現建筑產業綠色環保發展。
“能源的高效利用是保護和改善環境的重要手段。”史正武介紹,今年自治區將新建綠色建筑300萬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項目200萬平方米。目前住建廳正在全疆大力推廣高強鋼筋、高性能混凝土、高效節能門窗、多功能復合墻材等綠色建材應用,在完善節能體系的同時,推進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試點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