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能產業網訊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汪紀戎告訴記者,前不久有關怒江開發問題的報道后,引起了她的關注,并進行了深入調研。今年“兩會”上,汪紀戎專門提交了有關議案。汪紀戎9日對記者表示,應高度注意怒江地區特殊復雜的地質地震背景,審慎決策怒江水電開發。
汪紀戎說:“2008年‘兩會’期間我提了《關于先叫停怒江六庫水電站,切實保護世界自然遺產的建議》,當時的建議側重總體規劃先行,嚴格按程序辦事,充分審慎論證,適度、適地開發適宜項目,此后結合國家發改委給我的答復,又查閱了相關資料,并請教了多位地質地震專家。現再次建議:在怒江上開發水電務必慎之又慎。”
汪紀戎的理由是,在水電規劃中,怒江因復雜的地質構造而形成的“高落差、兩岸狹窄、水量雨量豐沛”均被描述成建設水電工程的優越條件,但如果換個角度,這些優越條件難道不也可能構成工程的極大風險源和災害鏈嗎?在這條河床強烈破裂、兩岸陡立、巖石破碎、地質背景脆弱、風險極大的河流上橫跨斷裂破碎帶建攔江大壩,建若干水電站,難道只需單個壩址評價“優良”而不分析、研判綜合影響和梯級工程疊加累積效應可能形成的最不利災難性連鎖反應嗎?
汪紀戎建議,應科學分析、研判可能遇到的因單個或梯級工程造成的聚集疊加效應的最不利情景,和中國水電工程界現在具備的應對能力,來做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決策。
她還建議,從國家層面編制西南水電開發的總體規劃,最大限度減少因利益集團瓜分水能資源,畫地為牢,無序、過度開發的被動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