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太陽能屋頂計劃”之后,“金太陽工程”熱力出爐已逾一月,太陽能光伏企業迅速做出反應,欲從這項直接補貼企業的新政策中分得一塊蛋糕。而此前國內首個大型光伏電站項目、甘肅敦煌10兆瓦光伏并網電站項目競標得來的1.09元/度的低價,卻引發了對低價競爭影響行業健康發展的擔憂。
新奧有意爭取25MW到50MW補助規模
“我們可能趕上了太陽能光伏行業發展的最好時期。”新奧光伏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萬克家向本報表示,“政策本身的內容并不是最重要的,這反映了中國政府對待發展新能源的態度。”
令國內太陽能光伏企業歡欣鼓舞的,是上個月剛剛推出的“金太陽工程”。7月21日,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宣布啟動金太陽示范工程,決定綜合采取財政補助、科技支持和市場拉動的方式,加快國內光伏發電的產業化和規模化發展,并計劃在2~3年內,采取財政補助的方式支持不低于500兆瓦的光伏發電示范項目。
與風電采取的終端補貼不同,金太陽工程重點支持用戶側,包括并網光伏發電、獨立光伏發電和大型并網光伏發電等示范項目建設,還包括硅材料提純、并網運行等光伏發電關鍵技術產業化和相關基礎能力建設。而新政策高達50%到70%的補貼額度,也讓國內的太陽能光伏電池制造企業躍躍欲試。
“從算賬上講,企業自發自用不會虧損,金太陽工程比BIPV的意義更大。”新奧光伏集成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民對本報記者說。BIPV即光伏建筑一體化技術。今年3月,由財政部等多個部委出臺的“太陽能屋頂計劃”正是直接針對光伏建筑一體化的補貼政策。該計劃規定,對具備裝機容量不小于50千瓦等條件的光電建筑項目實行20元/瓦的補貼措施。而“金太陽工程”則將裝機容量準入擴大到了300千瓦。
和新奧一樣,在金太陽工程出臺之后,各地的太陽能光伏企業紛紛有所動作。7月,江蘇省揚州市經濟開發區表示,將計劃投資25億元建設占地面積6000畝的智能電網產業園區。而擁有500多家太陽能企業的江蘇,其生產能力占全國總產能的60%至70%。太陽能資源豐富的青海省,也在金太陽工程推出之后,迅速反應要求省內各地盡快理解消化政策。西藏阿里獅泉河10兆瓦光伏電站項目也被坊間猜測,可能成為繼敦煌項目之后,第二個獲得特許權招標的項目。
從“太陽能屋頂計劃”到“金太陽工程”,國家新能源戰略從試點到產業規模化的意圖越來越清晰,而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的相關報道,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曾表示,在即將出臺的《新能源發展規劃》中,太陽能領域振興的主要方向,將是“打開國內光伏市場”。
盡管未能像“太陽能屋頂計劃”出臺之時那樣撬動國內新能源股的較大幅度上升,金太陽工程還是給了身處后金融危機影響當中的企業不小的希望。周民向本報透露,新奧正在向國家能源局申請補貼項目,理想的目標是25兆瓦到50兆瓦,因為政府的投入,有助于降低太陽能光伏產業發電成本,促進光伏上網電價能夠盡量與市場接軌。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