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元/度標桿價將不利于產業健康發展
6月23日,50多家光伏企業競標甘肅敦煌的10兆瓦光伏并網電站項目。這也是國內首個大型光伏電站項目。經過幾個月的博弈,最終,由中廣核與比利時enfinity公司及江蘇百世德公司組成的中廣核聯合體在競標中勝出,而每度電1.09元的價格,也成為中國光伏發電入網的標桿價格。
目前,業內普遍認可的光伏發電成本為2元/度,1.09元的標桿價下,光伏企業能否贏得盈利空間,是否會導致光伏產業惡性競爭,成為問題的關鍵。周民向本報記者表示,新奧光伏與中電投合作,是敦煌項目13個競標單位中的第七位。經過嚴格的測算,新奧報出的競標價是1.486元/度,在項目5億元的投資規模、18個月的建設期和25年的特許經營期等項目約束條件下,1.486元/度的價格能夠做到不虧本,而“1.09元/度的價格,怎么算也算不出盈利”。
在敦煌項目花落中廣核聯合體之前,還曾曝出了由國投電力和英利控股聯合體投出的0.69元/度的超低價格。這比行內人士普遍的心理預期價格1.5元/度幾乎低了一半。
“敦煌10兆瓦光伏并網電站項目,是金融危機背景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第一個指標性項目,”萬克家對本報記者表示,“1.09元/度的價格是特殊時期的特殊價格,不應該以這樣的價格作為標桿價!
萬克家表示贊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的意見。此前,價格司對光伏上網價格作了調研后認為,1.09元的價格對于單體項目來講并無不妥,但是如果推廣為光伏產業的普遍政策,則價格偏低,企業缺乏必要的利潤空間,可能造成惡性競爭,不利于產業健康發展。
晶硅過剩薄膜電池比重未來有望上升
太陽能光伏產業面臨的產業結構調整,對于傳統的晶硅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將有重大影響,也將深刻地影響現有的太陽能光伏產業格局。8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風電、多晶硅等新興產業出現了重復建設傾向。
同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朱宏任在2009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夏季報告發布會上表示,“從經濟發展方向看,這些代表新經濟、代表環保節能的產業,應該說具有更強的生命力,但是現在這些新興產業一哄而上,缺乏有序發展,就有可能形成新一輪產能過剩!彼嘎墩f,在這些新興產業領域,中國并不掌握核心關鍵技術,而是在一般加工制造業領域發展較快,這可能帶來其他問題,比如光伏電池生產過程中可能造成的嚴重污染。
相對于晶硅光伏企業面臨的過剩之憂,主攻硅基薄膜太陽能電池板的新奧光伏似乎相對樂觀。新奧光伏能源有限公司生產中心總經理李洪文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晶硅的光電轉化率已經接近了理論值,未來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不大,而硅基薄膜太陽能電池板對硅原料使用量僅有傳統晶硅太陽能電池板的1%,且具有采光面積大、光電轉換率高、弱光發電性好和溫度系數小的優點。
“最近的三五年內,硅基薄膜電池板不會對晶硅電池板造成沖擊,晶硅電池板的主導地位不會改變,但未來薄膜電池會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在太陽能電池板的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增加!崩詈槲恼f。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