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作為重要建筑材料,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為預防治療設施建設提供了及時供給,同時,水泥生產企業的復工復產也對促進地方經濟穩定運行和行業發展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水泥協會在2月12日就發布了《做好水泥生產企業復工復產的若干建議》,又于2月28日召開了“抗擊疫情、復工復產信息發布會”,對水泥生產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遇到的問題和應對措施給出了明確答案,并對水泥行業的經濟運行現狀進行了分析,并預測2020年我國水泥行業盈利能力仍將保持較高水平。
多地出現量價齊跌二季度有望回穩
此次疫情發生在春節前后,行業正處于行業傳統銷售淡季,根據歷史經驗,每年前2個月水泥消費約占全年總消費量的不足10%。但是相較往年,銷售量復蘇期的運行情況看,市場出現了量縮價跌的趨勢。
受疫情影響,南方水泥行業進入比較困難時期,一季度預計量價齊跌,行業效益明顯下滑。相比之下,北方由于季節原因還處于淡季,尤其是大部分企業依然處于錯峰生產時期,因此影響相對較小。
記者從中國水泥協會獲悉,疫情對水泥行業經濟運行造成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是下游需求恢復緩慢。受疫情防控持續影響,當前,國內建筑工程項目復工進度依舊偏慢,實際開展施工的項目相比去年同期相對較少,整體來看,2月20日前,企業綜合發貨不足10%。目前看,近日各地重點工程項目的復工審批已在加速,但不容忽視的是,疫情防控還未結束。由于返城工人尚存不足,下游需求速度依舊是個逐步恢復過程,一季度很難恢復到正常水平。
其二是庫存持續走高。由于下游需求恢復緩慢,部分企業春節期間保持正常生產水泥和企業復工復產又相對較快,導致水泥庫存節后快速增長。根據水泥協會信息研究中心跟蹤,全國水泥庫容比已經從1月初的51%增加到72%,華東、華南和西南地區水泥庫容比已經超過80%,部分企業庫存出現滿庫現象。
其三是價格局部地區出現下行。春節后,以華東為代表的部分地區水泥價格持續下調。下調幅度60元/噸,江蘇蘇錫常和南京地區下游工程和攪拌站仍處于停工狀態,企業散裝發貨極少,僅個別高鐵項目有少量備庫需求,其他項目暫無進貨;門店和網點袋裝需求有所恢復,但增量也不明顯。近期,福建、江西、湖南、粵東等地水泥價格也出現了下行走勢。
面對行業目前出現的庫存高漲、需求減少、物流受阻,企業運行壓力加大等問題,中國水泥協會表示,雖然水泥行業在一季度需求將比去年同期大幅減少,難以消化高位庫存,短期內庫存還將持續高位,但隨著疫情的逐漸好轉或結束,對水泥行業的影響將逐漸減弱。預計水泥需求將從二季度起逐步回升,價格有望出現平穩。從全年看,水泥需求是延后釋放,對全年整體需求影響不大。
多因素影響復工復產進度
復工復產是降低行業經濟損失的有利抓手。但是由于疫情影響,復工復產工作的穩步推進并不是一帆風順。
據記者從中國水泥協會了解,目前防疫工作艱巨,防控難度加大,防控物資短缺,影響復工進度。其次,檢修物資、外協人員不能按期到廠,水泥生產成本大幅上漲。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很多水泥企業按慣例在春節期間安排了大修,然而維修人員無法進廠到崗,部分材料配品備件、檢修機具無法到位,多數生產線無法正常組織檢修,節能減排技改等推遲,只能依靠現有條件開展基本的檢查維護和系統清理工作,大大影響了生產線的開工進度。由于工廠被迫停產,產能閑置加劇了經營成本,企業現金流入幾乎為零,但是企業仍然需要支付銀行貸款利息和員工工資,資金壓力巨大,企業也因此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
此外,物流不暢,道路運輸受阻,影響了產品發運和原燃材料進廠,供應鏈依舊沒有恢復也是復工復產中遇到的一大難題。
從市場環境看,根據中國水泥協會統計,疫情防控期間,新建項目和境外項目基本停擺。由于政府相關部門都在開展防控,無法及時開展辦理環評、征地、林地占用許可等項目前期工作,致使新建項目的建設周期拉長,預計影響周期3個~4個月以上。目前水泥新建項目前期還有產能指標價款等,有的股權、礦權收購等評估、過戶手續停擺。單個項目因疫情停擺的直接損失可能過千萬元。有的境外項目由于簽證等原因,基本處于停產狀態。
行業發展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疫情和復工復產不會改變水泥行業的產業結構。中國水泥協會表示,水泥的市場需求取決于投資力度,南北地區水泥企業效益差距依然存在,北方地區產能利用率仍偏低。因此,水泥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依然艱巨。
在這次疫情中,大企業集團充分顯示了規模化的優勢,實現了旗下生產、物流、環保企業之間的協調聯動,還共同抗擊了疫情帶來的市場和效益風險。提高產業集中度、提升產能利用率是行業結構調整的重點。中國水泥協會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在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的同時,繼續完善產能減量置換政策,鼓勵和支持企業集團利用產能減量置換政策適時調整發展戰略,促進企業兼并重組、優化產能布局、做優做強,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和內部無效資產。要鼓勵和支持不同形式的市場整合業態創新模式,出臺指導意見,規范市場整合和經營行為,為行業結構調整保駕護航,持續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此次疫情時期與水泥錯峰生產時期部分重疊,做好復工復產工作與錯峰生產并不矛盾。因此,中國水泥協會建議政府有關部門積極出臺水泥行業錯峰生產細則指導意見和規范,這樣地方政府和協會能夠有依據地根據實際情況協調好水泥企業參與錯峰生產,也充分兼顧保民生的水泥窯協同處置和供暖,以及部分地區的電石渣水泥生產。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限制類的,要提高錯峰限產比例或實施停產。目前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也在完善中,以期結合當地水泥行業環保治理水平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實現績效分級差異管控。
行業發展需要更多地政策支持和鼓勵。連日來國家和地方先后出臺了大量稅費優惠政策,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水泥將會成為最早一批被工程建設帶動起來的原材料行業,中國水泥協會希望要出臺更多優惠政策支持水泥企業復工復產,比如政府有關部門在企業用電等方面給與優惠政策;對于疫情防控期間承擔醫療廢物處置的水泥企業給予環保等優惠政策;精準施策,減輕疫情對中小水泥企業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