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北京市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11月,北京市CPI同比上漲3.2%。從1-11月平均漲幅看,CPI同比上漲2.2%,保持總體穩定。
數據顯示,11月,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上漲9%,影響CPI上漲約2.25個百分點,畜肉類價格以54.7%的同比漲幅成為最大影響因素。其中,豬肉價格上漲112.9%,影響CPI上漲約1.28個百分點。替代效應影響下,牛肉、羊肉和禽肉價格也相繼上漲19.8%、13.1%和28.1%。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本月全市CPI在豬肉影響下同比漲幅擴大,但11月全市CPI環比漲幅卻在慢慢下滑,以0.1%較10月收窄0.4個百分點,這也是今年4月以來的低點。
進入11月,全市豬肉價格迎來四周連降。據北京新發地市場數據顯示,11月1日,白條豬市場批發均價為23.63元/公斤;截至11月30日,白條豬批發均價以17.25元/公斤成為當月價格最低點,較月初降幅達27%。
“11月肉價走勢的最大特點就是價格連續下降,降幅明顯。雖然月度加權平均價環比降幅較小,但縱觀10-11月價格走勢來看,10月肉價是連續走高的,而11月價格則在連續下滑。”新發地市場統計部部長劉通指出。
劉通進一步表示,豬肉價格下降,一方面是9月以來毛豬產能進入產能恢復階段,加上政府出臺的影響力保供穩價政策、措施推行,供給能力逐漸增強;另一方面,肉價在10月連續上漲的動力一部分源自對后期肉價高企過高的預期,11月價格下滑也折射出預期降溫的過程。
12月6日,農業農村部印發《加快生豬生產恢復發展三年行動方案》,要求明年元旦春節和全國“兩會”期間豬肉市場供應基本穩定,同時,鼓勵跨區域建立養殖基地,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需掌控豬源達到消費需求的70%等。
12月10日,農業農村部在四川綿陽召開大型生豬養殖企業幫帶中小養殖場戶發展座談會,強調以大帶小,通過“公司+農戶”、托管租賃等方式,實現企業和中小養殖場戶雙贏;同日,專管國家儲備肉類管理的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發文稱,將通過競價交易的方式向企業投放中央儲備凍豬肉4萬噸。
“我們認為,后期的肉價基本會維持在11月末的價位附近。即便是到了春節前消費高峰期,由于毛豬的出欄量將同步增加,價格大幅反彈的可能性較低。需要關注的是春節過后,由于一部分毛豬會趕在春節前出欄,節后毛豬的供應能力有可能反倒不如節前。”劉通表示。
豬肉之外,11月鮮菜價格由于儲備運輸難度加大,環比漲7.1%,同比漲7.3%。劉通認為,價格高于去年同期主要因為去年多地蔬菜集中上市,造成多種蔬菜“賣難”現象,今年蔬菜錯開上市期,價格出現下滑。與此同時,11月鮮瓜果供應充足,價格下降8.5%。
非食品方面,數據顯示,除醫療保健價格上漲0.3%外,教育文化和娛樂、其他用品和服務、交通和通信價格分別下降1.7%、1.2%和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