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中國有色金屬龍頭央企中鋁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鋁業”)發布了2019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鋁業營業收入1900.74億元,和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加5.4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8.51億元,同比增加2.38%;歸屬于上司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2.30億元,同比大增93.46%;基本每股收益為0.037元,同比減少10.91%。
同時,截至去年底,中國鋁業資產負債率65.2%,較年初下降1.2個百分點,實現四連降;經營凈現金流126億元,連續4年超過100億元。
中國是鋁工業大國,產量和消費量連續18年位居世界第一。近年來,中國政府通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淘汰落后產能,鼓勵和引導低競爭力產能退出市場,同時,以設置產能上限方式嚴控新增電解鋁產能,新建項目只能實施等量或減量置換;開展環境整治行動、控制排放總量,使違規、環保不達標企業主動關停產能。
過去的2019年,國際氧化鋁最高價為418美元/噸,最低價為275美元/噸,全年均價333美元/噸,較2018年下跌29.6%。中國氧化鋁價格震蕩下行,重心較去年下移,國內氧化鋁最高價為3131元/噸,最低價為2408元/噸,全年均價2696元/噸,同比下降9.9%。截至2019年12月底,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氧化鋁產能利用率約為81%,其中中國氧化鋁產能利用率約為82.2%,同比下降2.8個百分點。
原鋁市場方面,LME(倫敦金屬交易所)三月期鋁平均價格約為1813美元/噸,較2018年下跌14.2%。國內市場方面,SHFE(上海期貨交易所)現貨鋁和三月期鋁的平均價分別為13914元/噸和13877元/噸,較2018年分別下跌2.4%和3.5%。截至2019年12月底,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原鋁企業產能利用率約為86%,其中中國原鋁企業產能利用率約為88%,同比減少2個百分點。
作為資源型企業,中國鋁業重視國內資源獲取的同時,積極在非洲、東南亞等地獲取海外新的鋁土礦資源,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其國內鋁土礦資源擁有量第一,在海外擁有鋁土礦資源18.1億噸,資源保障年限超過60年。
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2019年中國鋁業按照“低成本、高質量、機制優、效益好”的工作思路,持續鞏固成本競爭優勢,通過開展“三降三增”、三年降本提升競爭力專項行動,全年降本增效超20億元,主要產品成本競爭力進入行業前40%。
年報顯示,中國鋁業堅持深化管理改革,優化公司治理,調整產業布局,加快綠色水電鋁發展,海外項目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資源保障能力顯著提升,氧化鋁、精細氧化鋁、高純鋁、鋁用炭素陽極產量躍居全球第一。
公司堅持科技創新提高供給質量,氧化鋁粒度、原鋁液質量創歷史最優,生產99.85以上高品質原鋁液電解槽占比達到43.4%,同比提高29.5個百分點;自主研發的15種精細氧化鋁、鋁合金新產品實現產業化,5N超細高純氧化鋁、低鈉勃姆石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產銷量大幅增長;累計主導制定和修訂的國家及行業標準達85%以上。
另外,中國鋁業在年報中提醒,本公司在生產運營過程中,由于不斷變化的宏觀經濟、市場環境、社會環境等風險因素,以及突然暴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都可能會對公司經營和財務狀況造成不良影響。
中國鋁業同時也表示,,當前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經濟下行挑戰,中國鋁業作為基礎原材料生產供應商,將充分發揮行業引領作用,深入開展全要素對標提質增效工作,增強競爭優勢,提升質量效益,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鋁業公司。
中國鋁業是中國有色金屬行業的龍頭企業,綜合實力位居全球鋁行業前列,也是目前中國鋁行業唯一集鋁土礦、煤炭等資源開采,氧化鋁、原鋁和鋁合金產品生產、銷售、技術研發,國際貿易,物流產業,火力及新能源發電于一體的大型鋁生產經營企業。
該公司的發展目標是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鋁業公司。其氧化鋁產能位居全球第一、原鋁產能全球第二、炭素產能全球第一、精細氧化鋁產能全球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