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2009和2010年,“哥本哈根世界氣侯大會”和“坎昆大會”后,世界多數發達國家普遍把目光轉向低碳產業和新能源領域,完善和修訂減排目標,落實資金和具體實施方案,比如美國制定推出了《低碳經濟法案》和《美國清潔能源與安全法案》;日本積極發展綠色能源、低碳產業和新興汽車;英國制定了“綠色振興計劃”,側重于低碳經濟和電動汽車;法國建立了200億歐元的“戰略投資基金”,重點發展能源、汽車、航空等領域,使清潔發展成為現實。
三是從中國看,加快經濟轉型,加快新能源發展,緩解環境壓力已成為緊迫任務。中國70%以上的發電能力仍依靠火力發電,而火力發電作為排放大戶,對中國環境保護和清潔發展是巨大的挑戰。為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綠色發展,中國政府近期制定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和《新能源發展規劃》,把推進火電潔凈技術和清潔能源作為重點,這將為中國國內清潔能源和清潔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
因此,有充分的理由證明,清潔能源和低碳發展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熱點,且已成為世界各國經濟環保的具體行動。作為中國的商業銀行,支持清潔發展、建設環保型社會,我們充滿信心。
加強金融創新,推進綠色經濟早日形成
清潔綠色推動了發展方式的巨大轉變,而轉變意味著機遇,轉變蘊含著商機。作為建設銀行,要順勢而為,把握方向,抓住商機,加大創新,把支持綠色信貸作為業務發展的戰略選擇。當前要突出在五方面加大創新:
第一,加強領域滲透創新,促進業務支持空間。要充分利用和發揮我行在支持水電、風電等清潔能源領域的傳統優勢,繼續保持信貸資源配置傾斜政策,總結推廣經驗,進一步鞏固競爭優勢地位。同時,要加大對生物質發電等新興領域的跟蹤研究,積極拓展戰略新興產業,包括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設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謀求更多更新的清潔發展空間。
第二,加強產品創新,滿足個性化需求。要深入對客戶特點、資金運作模式進行研究,在推廣傳統產品的同時,加大供應鏈融資、中間業務產品、并購貸款、上市融資等產品創新,并形成一批綠色信貸品牌。同時要幫助企業降低財務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滿足客戶的差別化金融需求。
第三,加強服務創新,提高專業化水平。要強化清潔發展運作模式和清潔能源發展趨勢的研究,加強行業分析和風險判斷,根據客戶、產品、區域的組合特點,組成金融專門團隊,做好貸前、貸中、貸后的風險把控工作,切實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同時,建設銀行將依托廣泛的客戶基礎和項目源頭的優勢,積極幫助中國國內項目業主開展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申報工作,全面提供財務顧問等服務。
第四,加強渠道創新,推動合作發展。建設銀行有著廣泛的客戶基礎,其中既有新能源等碳交易供給方,也有化工、鋼鐵、建材等碳減排指標需求方,在清潔發展和碳交易渠道方面有著一定的資源優勢。目前,建設銀行已與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在支持節能減排項目方面進行了合作,作為該所創始會員,建設銀行一方面將為交易所和交易方提供多種方式的金融服務,另一方面將積極嘗試創新,推出新型交易模式,為清潔發展和節能減排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第五,加強機制創新,充分調動全行工作積極性。許多低碳環保企業盡管微利甚至沒利,作為金融企業,我們不能見利忘義,袖手旁觀,必須履行全面的社會責任。為了清潔發展的大局,建設銀行將在信貸政策上繼續大力支持,資金上重點保證,區域上優先照顧,并考慮建立項目申報、評估、審批、放款、管理等一條龍“綠色通道”,為支持綠色環保事業發展做出新的更多的努力和探索!
上一頁 [1] [2]
深入專題了解:“綠色信貸”助力合同能源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