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荒可避免
調查顯示,在居民日常用電方面,我國大部分用戶對節約用電其實并沒有采取實質性措施。從整體看,我國每萬元GDP的能源消耗量為日本的4至5倍。
IEC SG3智能電網戰略組主席、法國電力公司創新副總裁Richard Schomberg告訴《科學時報》記者:“我在中國生活四五年后發現,一個中國家庭一年的耗電量可供法國家庭使用4年。”
一方面是電荒,另一方面卻是電力浪費嚴重,從能源管理方面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接受《科學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如果在工業與居民用電高峰與低峰時間都實行階梯電價,同時改變電價壟斷下的不合理分配,每年南方電荒完全有可能避免。
陳清泉說:“其實中國不能算缺電,用電荒的深層原因是60%的發電能力閑置。2010年全國發電裝機容量9.6億千瓦,而用電總量只有4.19億千瓦時。發電能力閑置的背后其實是壟斷格局下的不合理分配,火電廠發電越多越虧損。許多火電企業為了謀生,被迫以停機檢修來減少虧損,才導致電力緊張,這種格局急需從根本上改變。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應實施階梯定價。”
在論壇交流中,王廣輝也贊同陳清泉的觀點:“實行階梯電價后,因為與自己切身利益息息相關,老百姓才會重視節約用電,才會真正對節能"有感覺"。”
陳清泉建議,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對電廠并網電價嚴格實行峰谷價,并在全民中推行峰谷電價,調動全民節能的積極性。對風電企業實行“先儲再并”政策,在全國范圍內終止以“調峰”為名批準建立的小火電、小水電項目,以無污染、無排放的鈦鋰電池儲能堆取代這些污染大的項目。
“今年年底,各省電力公司都將成立節能公司。對于以前只想著怎么賣電的電力企業來說,能花大力氣成立節能公司說明了決策層的遠見,這也是對中國能源未來發展與挑戰所作出的積極應對。”王廣輝說。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