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由中國化工節能技術協會和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節能技術交流及投融資大會暨中國化工節能協會四屆三次理事會在北京召開。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謝極、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戴彥德、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勇武等相關部門領導出席會議并作主題發言。來自國內外節能專家、金融機構、節能服務公司、用能單位等代表齊聚一堂,就石化行業的節能技術、產品、項目、融資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謝極在致辭中表示,經過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十一五”期間,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約19.1%,基本完成了節能20%左右的目標。石化行業在期間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十二五”節能目標確定為16%。16%聽起來比20%低,但從實現節能量來看,并不比20%低。具體來說,“十一五”期間節能20%,需完成節能量為6.3億噸標準煤;“十二五”實現16%的目標,需節能6.7億噸標準煤。后者的數量高于前者。“十二五”我國節能形勢依然嚴峻。希望石化行業在未來的節能減排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戴彥德在會上作了《“十二五”節能目標和對策》的主題報告,對我國“十二五”能源形勢作了詳細的介紹,并就我國“十二五”面臨的節能形勢進行了深度分析。戴彥德表示,“十二五”時期,社會經濟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消費結構的持續升級,能源需求將呈剛性增長。據測算,2020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將達到53億噸標準煤。要想完成未來的節能目標,中國的能源消費總量需要從53億噸標準煤下降為45億噸標準煤。
為實現節能目標,戴彥德提出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促進技術進步,將市場上存在的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6億多噸節能潛力挖掘出80%;二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把直接和間接出口的能源減少50%;三是努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減少周期性的能源浪費。
李勇武作了主旨講話,總結了“十一五”期間石油和化工行業節能減排工作總體情況,對“十二五”期間行業節能減排工作面臨的形勢進行了分析,對石化行業“十二五”節能減排的目標和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他指出,石化企業要積極建設能源管理體系和環境保護管理體系,嘗試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機制實施節能改造,從而實現企業用能的優化調度。
參會人員就行業內工業爐黑體強化輻射技術、熱工電聯產節能技術及裝備、節能環保助燃技術、燃氣全預混燃燒技術等綜合節能技術;氯堿、氮肥、電石、黃磷等行業專業工藝節能技術;國內外石油、石化創新節能技術等進行交流和探討。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陳丙珍介紹的大型煉油化工裝置熱聯合節能更是將節能技術推向了又一的高度。
此外,會議還隆重推出第二屆創新節能“三優”獎,即優秀節能技術、優秀節能產品和優秀節能項目,并為獲獎單位頒發證書。此次會議為期一天半,在接下來的議程中,更多的節能服務公司將與參會代表分享其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并共同探尋融資之道,構筑合作橋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