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煤炭資源在能源結構中的基礎地位不會改變,在今后相當長時間內燃煤機組裝機容量還將繼續增長,火電行業節能減排任務艱巨。要實現火電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必須增強科技創新能力!痹谌涨伴]幕的清潔高效燃煤發電技術協作網2011年會上,中國電機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助理陳峰表示。
電力行業是我國節能減排的重要領域。為有效控制火電大氣污染物排放,火電必須走出一條依靠先進技術,發展清潔發電,淘汰落后產能的清潔、高效、低碳之路。
形勢嚴峻火電節能減排任重道遠
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我國發電裝機容量為9.66億千瓦。火電裝機約為7.1億千瓦,占總裝機的73.4%,其中91%是燃煤電廠。2010年,全國發電量為4.23萬億千瓦時,火電3.42萬億千瓦時,占80.81%。
回顧“十一五”,占據重要分量的火電行業為我國節能減排作出了重要貢獻。據中國華能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胡建民介紹,“十一五”期間,全國火力發電節能減排水平持續提高,平均供電煤耗、單位火電發電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等指標已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提前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規劃目標,“十一五”期間累計節約2.3億噸以上標準煤。
在此基礎上,“十二五”期間,我國電力工業規模將進一步擴大,節能減排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預測,2015年,我國用電需求將達到5.99--6.57萬億千瓦時,裝機容量將達到14.37億千瓦左右,其中,煤電裝機約為9.33億千瓦。然而,在如今煤電矛盾日益突出、火電企業大面積虧損現狀下,發電行業如何實現“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胡建民認為,必須依靠科技創新,積極建設大容量、高參數、高效率的煤電機組,在供熱負荷落實地區優先發展熱電聯產,繼續加大現役火電機組節能降耗技術優化,合理發展大型空冷機組,發展聯合循環發電,加大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繼續研究示范燃燒前、燃燒后二氧化碳捕集技術和封存技術。
胡建民建議,要從政策上支持和保障電力工業發展及節能減排,切實解決煤電矛盾,建立有利于節能環保的價格機制,將節能環保作為電力體制改革的重要目標。門檻提高新標準提升環保要求
9月下旬,國家環保部正式發布新修訂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秘書長李若梅告訴記者:“新標準對火電企業污染物排放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發電企業承擔了全社會相當部分的節能減排責任。面對這樣的情況,火電行業責無旁貸,必須全力應對。”國電科技(環保)院副院長朱法華在年會上表示,“十一五”期間,電力行業在減排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以二氧化硫為例,截至2010年底,燃煤電廠煙氣脫硫機組容量達到5.3億千瓦,是2000年的100余倍,占煤電機組比例約為82%,比美國高出約30%。
目前,我國大氣環境的煤煙型污染嚴重,并出現向混合型污染轉變的趨勢。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汞排放總量已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均超過環境自凈能力,環境污染形勢十分嚴峻。因此,新標準大幅收緊了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煙塵的排放限值,針對重點地區制定了更加嚴格的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并增設了汞的排放限值。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