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辦的2011傳化股份全國印染行業節能環保年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名譽會長許坤元就“十二五”印染節能環保工作的發展方向提出了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實現全行業清潔生產的主題。
此外,中國印染行業協會環保技術專業委員會主任奚旦立教授就“‘十二五’節能”主題作了專題演講。
從細枝末節處不難發現,在哥本哈根、坎昆這兩大環保會議后,國際方面對我國節能形勢的壓力和動力以及今后節能究竟要從哪些方面著手等問題,開出了節能藥方。
碳稅征收的背后
奚旦立首先強調了印染企業由于缺乏對能源種類選擇權,因此,低碳經濟實施實質就是“節能”這個論點。
他在演講中分析說,哥本哈根、坎昆這兩大環保會議后,對我國節能形勢的壓力和動力表現在:全行業噸纖維能耗從2000年的4.84tce下降到2009年的3.1tce,即以噸纖維能耗下降9.1%的速度支撐了平均以每年18%的總量發展。在全國31個工業行業中,能耗比例從2005年占4.3%下降到2009年占3.6%,說明紡織行業節能減排工作走在了全國其他行業的前列。
從發改委得到的消息顯示:在“十二五”期間,政府會更多地利用市場機制和經濟手段來實現碳排放強度降低的目標,F在已經在天津、北京、上海等地探索開展碳交易,在“十二五”期間,該舉措的實施進程可能會走得快一些。甚至據消息稱,2012年我國或將開征二氧化碳排放稅。按照每tonCO210元--20元。目前,丹麥、芬蘭、荷蘭、挪威、瑞典、德國、英國、瑞士、日本和澳大利亞等10多個國家已實施碳稅或能源稅政策。美國也將在2012年7月開征碳稅。
但對于碳關稅征收的合法性問題,學術界尚存在爭議。其中的焦點集中在碳稅和碳關稅的問題上,原因是碳關稅的征收違背了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自由貿易原則和最惠國待遇原則。中國是制造者,是付出了代價的一方,而發達國家是消費者,卻還要向我們征稅?碳關稅本質是一個國際政治經濟問題,已經失去減少碳排放的意義。而碳稅則是一個國家內部實施節能減排的管理辦法。同時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碳交易的著眼點是宏觀層面,而且價格有較大的波動性。我們必須適應這些變化。
“這里還要著重提一下關于綠色和平組織在中國企業的調查。還有國家和國家環保部標準所關于增加指標的問題,關鍵是:化學品有害性質是相對的,是逐步改進的,更應該有一個3年--5年的緩沖期,不能片面地立即要求不用某一化學品(除非極毒)。否則,實際上是在為歐洲某些國家推銷產品,并且他們是在根據我們的企業需要不斷改進,從而促使發展中國家不斷地購買他們的高昂產品的!鞭傻┝⒄f道。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