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經濟不景氣,歐洲企業開工率持續下降,多數企業的二氧化碳排放有所下降,于是碳交易市場上的供給過于寬松,導致價格下跌。
就在上周,巴克萊削減了未來碳價的預測,稱明年的價格約為12歐元(約16.39美元)一噸,比9月29日的預測降低了20%。原因是“市場上充斥著過于充足的碳減排指標和信用的供應,F在市況相當不好,同時歐洲的宏觀經濟也面臨著巨大的風險”。
對于歐洲的猶豫,李雁稱,現在最核心的問題就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減排任務上如何分配。
《京都議定書》于1992年制定,其對除美國外的工業國家在2012年前溫室氣體排放量提出了要求,該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將于2012年底結束。但是接近20年過去了,國際形勢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發達國家認為中國已經算是發展中國家了。但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希望未來還能夠有10-20年的緩沖時間,“事實上,外界對于中國碳排放速度這幾年增長過快有著較大的爭議,再加上金融危機發生之后,它們也在轉移大家的注意力!崩钛阏f。
中國節能減排遭遇阻力
中國節能減排形勢并不樂觀。解振華昨日在新聞發布會上稱,今年前三季度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能耗同比下降了1.6%,距離今年要完成3%-3.5%的任務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十二五的開局之年中國在排放上也有一個反彈,這與最近地方發展重工又有所抬頭有關。”李雁稱,“值得關注的是,今年非常罕見,幾乎一直都在鬧電荒!
解振華稱,中國現在溫室氣體排放量確實很大,而且增幅也很快,這是事實,我們也正在采取積極的措施來減緩溫室氣體增長的速度,爭取努力使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早一點出現。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