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價格波動靈活調整產量、如同“不倒翁”一般的美國頁巖油,再次證明自己不會輕易被徹底摧毀。當地時間9月1日,頁巖油生產商美國惠廷石油公司(Whiting Petroleum Corporation,NYSE: WLL)宣布成功完成財務重組,走出破產保護(Chapter 11 protection),從資產負債表上抹去約30億美元的融資債務。新普通股將于9月2日起以代碼“WLL”在紐交所開始交易。
這一消息令惠廷石油公司在9月2日盤中一度飆升逾4500%,刷新52周新高,最終收報19.5美元。該公司稱,重組后新的資本結構包括一項7.5億美元的循環信貸,將于2024年4月到期。
成立于1980年的惠廷石油是科羅拉多州和北達科他州巴肯頁巖地質帶最大的石油企業之一,2015年時股價曾超過150美元。由于長期債務纏身加上逾22億美元債務到期,4月1日,惠廷石油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
作為美國頁巖油氣革命見證者的惠廷石油,由此成為3月國際油價暴跌之后首家破產的美國大型頁巖油廠商,引發一片唏噓。不過,破產保護并不等于企業的訃告。相反,一旦走出破產保護,頁巖油公司可以在甩掉債務包袱后再次輕裝上陣。
這是因為,不同于《美國破產法》第7章的破產清算,該法案第11章的本意是在法庭的保護之下、于債權人追索之前,給予債務人一定的時間進行債務和經營重組,進入第11章破產保護程序的公司業務照常進行。因此,當一家公司行至山窮水盡之境時,會援引第11章來重組業務,爭取再度贏利。通用汽車、柯達、西屋電氣等破產重組案,都是歷史上利用第11章尋求法律救濟的典型案例。
在上一輪低油價周期中,美國頁巖油是最具彈性的生產商。由于頁巖油衰減率高,必須保持生產的活躍程度才能維持產量穩定。2015、2016年,以沙特為首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曾試圖用增產扼殺美國頁巖油,最終迎來頁巖油的全面反彈,產量也沖到創紀錄的水平。
2019年以來,頁巖油因債務重負而融資困難。再加上新冠疫情沖擊全球能源需求與油價,開采成本相對較高的頁巖產區成為首先減產的對象。如今油價已漲至5個月來的高點,回到40美元上方,頁巖油行業會集體反攻、在特殊時期再次成功奪得市場份額嗎?
恐怕依然很困難。
國內分析機構隆眾投研認為,油價回升至40美元/桶附近可能令少數生產商重啟油井,但與整個頁巖行業的盈虧平衡價格仍有較大差距。同時,由于新冠疫情陰霾難消,油市前景堪憂,頁巖油生產商們正在經歷著巨額資產減值,償債能力脆弱不堪。
除了惠廷石油之外,美國頁巖革命的先驅切薩皮克能源公司(Chesapeake Energy, NYSE: CHK)也于6月底宣布自愿向得克薩斯州南區破產法院申請第11章破產保護,以促成對資產負債表的全面重組。這是近年來申請破產保護的美國最大油氣廠商。切薩皮克能源及其同行用水力壓裂技術革命改寫了美國油氣行業,實現能源自給自足,但大量美國頁巖油氣涌入市場導致的能源價格大幅下滑,又令頁巖油氣公司們被反噬,成為自身產量效率增加的受害者。
根據路透社匯編的美國排名前10位的頁巖公司的財務數據,今年第二季度,美國頁巖企業創下了自2016年以來最糟糕的季度業績。會計咨詢服務機構德勤也發布報告稱,今年第二季度美國頁巖企業總計減記資產規模已經達到了3000億美元,這很可能導致部分公司無法遵守簽訂的借貸協議,進而引發新一輪行業破產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