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齊鋰業18.8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4億元)債務今日到期,不過銀團已同意將其延期。
11月30日晚間,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齊鋰業”,002466)發布公告稱,公司及公司相關子公司當日與銀團已簽署《展期函》,銀團同意將上述貸款自到期日起展期至2020年12月28日或銀團代理行確認簽署的《修改及重述的貸款協議》生效日中的較早者。
公告顯示,《展期函》項下的展期將在銀團代理行書面告知銀團和公司其已收到由公司及相關子公司簽署妥當的擔保、保證確認及補充函、相關公司授權文件等時生效。同時,公司須在2020年12月10日或之前按現行適用利率支付相關貸款人要求的未付利息等。
天齊鋰業稱,公司與銀團正在就《修改及重述的貸款協議》的關鍵條款進行進一步積極磋商,如本次《展期函》項下的展期生效條件不能成就,則前述并購貸款無法展期至2020年12月28日。
不過其也表示,如最終未能簽署《修改及重述的貸款協議》,則前述并購貸款的進一步展期無法完成,可能導致并購貸款違約,進而引發債務交叉違約等風險;并引發罰息、違約金和滯納金等支付義務,也可能面臨訴訟、仲裁、銀行賬戶被凍結、資產被凍結或處置等風險,影響公司正常的生產經營和業務開展,增加財務負擔和資金壓力,并對本年度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天齊鋰業成立于2004年,是全球五大鋰礦供應商之一,主營業務包括鋰礦及鋰化工產品、碳酸鋰等鋰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天齊集團是該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0.66%,天齊鋰業董事長蔣衛平妻子張靜為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5.19%。
2018年,天齊鋰業與加拿大化肥公司Nutrien公司簽訂協議,以40.6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9.2億元)拿下智利鋰礦巨頭SQM公司23.77%的股權,成為SQM公司第二大股東。加上原本持有的2.1%股權,天齊鋰業目前合計持有SQM25.86%的股權。而其當時凈資產約為120億元。
為完成上述交易,天齊鋰業與中信銀行牽頭的銀團簽署協議,新增并購貸款35億美元。其中包括25億美元的境內貸款,即A類貸款13億美元,貸款期限1年,到期后可展期1年,自2018年11月29日起算;B類貸款12億美元,貸款期限3年,到期后可展期1年,展期期限到期后,可再次展期1年,自2018年11月29日起算。此外,還有10億美元境外貸款,貸款期限1年,到期后可展期1年,同樣自2018年11月29日起算。
2020年1月,天齊鋰業已使用去年12月配股募集資金提前償還境外銀團貸款本金約4.16億美元,剩余境外銀團貸款本金為5.84億美元。目前,境內銀團貸款項下的A類貸款13億美元和境外銀團貸款余額5.84億美元,合計18.84億美元已到期。
然而,在鋰業市場下行背景下,上述巨額收購并沒有給天齊鋰業帶來預期效益,反而連累了其本身業績,也帶來較重的財務壓力。由于對持有的SQM股權計提減值準備約52.79億元,天齊鋰業去年最終巨虧近60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天齊鋰業凈虧損為11.03億元,同比下降890.95%。對于業績下降,天齊鋰業表示,主要因行業周期調整及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響,鋰化工產品銷售數量和價格、鋰精礦產品銷售價格與2019年同期相比明顯下降。
今年以來,由于現金流水平并未得到實質性提高,天齊鋰業已多次公告提示相關風險。該公司11月13日公告稱,盡管公司已經向銀團正式提交了調整貸款期限結構的申請,但目前尚在審批中,存在貸款到期未能成功展期而公司無法及時、足額償付導致違約的可能性。如果公司未來在償付債務本息方面遭遇困難,公司的業務、經營業績、資金狀況、財務狀況及日常生產經營都存在受到重大不利影響的可能性。
其在上述公告中提到,公司和控股股東層面仍在積極開展戰略投資者引入等相關工作,以期緩解目前流動性緊張的局面,降低公司財務杠桿、優化公司的資產負債結構。盡管目前尚未簽署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戰略投資者引入協議,但相關工作一直在持續積極推進過程中。
11月30日收盤,天齊鋰業報收于27.83元/股,上漲7.16%。
|